2025年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上线《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已飙升至5.15亿人,普及率达36.5%。
对比今年初,上半年用户规模竟激增2.66亿人,增速高达106.6%——这相当于半年内用户数量翻了一倍!如此迅猛的增长,难道不意味着生成式AI正加速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吗?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用户对生成式AI的接受速度显然更快,普及率远超多数国家。
年轻群体成主力,高知用户接受度更高
CNNIC副主任张晓在会上透露,生成式AI的主要用户集中在中低龄群体。数据显示,40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74.6%,其中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20-29岁用户占21.0%;30-39岁用户占19.8%。而40岁及以上用户合计仅占25.4%。学历方面,大专、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37.5%,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28.9%,初中学历用户占比29.8%。张晓指出:“年轻、高学历群体对生成式AI的接受度明显更高,他们更愿意尝试新技术。”
有趣的是,生成式AI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还催生了一批“AI依赖症”患者——有人调侃自己“一天不问AI就浑身难受”,这或许正是技术融入日常的生动写照。
国产大模型受青睐,备案应用超500款
《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积极投入技术研发,国产生成式AI大模型已获得用户广泛认可。超过90%的用户表示会优先选择国产大模型,这一数据远超国外同类产品。截至2025年8月,我国累计已有538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263款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应用场景覆盖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甚至在农业、工业和科研领域展开积极探索。
对比表格:国内外生成式AI发展差异
维度 | 中国 | 全球平均水平 |
---|---|---|
用户增速 | 106.6%(半年) | 约45%(全年) |
国产模型使用率 | 超90% | 约60% |
应用备案数量 | 538款 | 全球约2000款(中国占26.9%) |
技术升级驱动,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技术的快速升级。从智能客服到AI绘画,从代码生成到视频创作,国产大模型的功能已升级至多模态交互阶段,能够同时处理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信息。例如,某国产AI助手已能根据用户描述自动生成短视频,效率远超传统剪辑工具。
生成式AI的浪潮已不可阻挡,而中国正站在这一浪潮的最前沿。无论是用户规模的爆发,还是国产模型的崛起,都预示着一个更智能、更便捷的未来正在到来。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