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Twitter)正式上线一则重磅消息:未来数周内,公司将推出一系列计算密集型产品。难道AI技术的边界,终将由算力成本决定? 相较于普通用户,Pro订阅用户将率先获得部分功能的使用权限,而部分新产品需额外付费——这一策略与OpenAI此前“普惠AI”的承诺形成鲜明对比。
体验地址:ChatGPT网页版官网入口 (海外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技术升级与成本策略的对比
根据官方公告,此次升级至的计算密集型模型将显著提升上下文处理能力(虽未公布具体参数,但开发者反馈称“长文本生成效率提升40%”)。奥特曼坦言:“我们的核心目标仍是降低情报成本,但短期内需通过订阅制平衡研发投入。”这种“先高端后普及”的策略,与2023年GPT-4全面开放时的激进路线截然不同。
开发者与官方的双重视角
- 官方公告:公告地址
- 开发者反馈:匿名开发者在Reddit透露:“新模型的推理速度虽快,但单次查询成本是旧版的2.3倍,小团队可能望而却步。”
2025年趋势:算力民主化遭遇现实瓶颈
尽管行业普遍预测2025年AI将进入“低成本普惠阶段”,但OpenAI的举措暴露了技术落地中的残酷现实:先进模型的训练成本仍以千万美元计,企业不得不在“创新速度”与“用户覆盖”间寻找平衡点。
长期愿景与短期阵痛的辩证
“我们正以可控方式测试新想法的边界。”奥特曼强调。例如,某未公开的代码生成模型在Pro用户中内测时,发现了传统基准测试未覆盖的漏洞。这种“精英化试点”模式,能否复制GPT-3到ChatGPT的破圈奇迹?时间将给出答案。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