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10月,AI漫剧产业迎来史无前例的爆发。短短5天内,10家券商密集发布研报看好这一赛道;阅文集团宣布开放10万部IP、投入亿元基金全面布局;中文在线AI漫剧播放量破亿……一场由AI技术驱动的内容产业革命正在上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漫剧供给量月复合增长率高达83%,半年上线3000部作品,流水规模暴增12倍,全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元。

一、市场爆发:从边缘到主流的惊人跃迁
2025年,AI漫剧彻底"出圈"了。
根据巨量引擎最新披露的数据,2025年4月至7月,漫剧供给量、播放量及点赞量分别以83%、92%、105%的月度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近半年时间里,周均在投漫剧剧目数超过110部,累计上线作品达3000部,环比增长高达603%。
更令人震撼的是流水规模的飞跃。2025年上半年,漫剧市场流水规模翻了12倍,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仅在9月,抖音平台漫剧的新增播放量就超过55.1亿次,每周播放增量都突破12亿,中间两周甚至接近15亿。
"2025年是漫剧的元年。"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平台竞速:抖音、快手、B站全面押注
各大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漫剧赛道。
- 抖音:作为最大的漫剧分发平台,今年8月单日投流消耗突破402万元。更关键的是,到2025年8月,抖音漫剧每天的自然流付费已超过1000万元,实现了日均千万GMV的突破。而就在2024年上半年,抖音漫剧还几乎没有自然流付费。
- 快手:在今年9月宣布与可灵AI合作,推出「灵感·新纪元AIGC创投计划」。快手端午节期间单日投流达200万元,ROI超过1。
- B站:则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线。2025年第一季度,B站动画短剧通过"充电"功能实现的季度流水达2500万元,单月流水已超过千万元。平台上UP主"圆桌动漫"制作的《我独自拯救反派》,上线后一个完整自然月营收流水突破百万。

资本热捧:5天10家券商集体看好
资本市场对AI漫剧的热情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2025年10月24日至28日,短短5天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东吴证券、兴业证券、中泰证券、华源证券、开源证券、华创证券、中航证券等10家券商密集发布研报,一致看好AI漫剧赛道。
-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漫剧市场规模将高速增长,2025年全年流水预计将接近短剧的1/3。
- 中泰证券认为,目前全域经营投流ROI可达1.8倍,商业前景明朗。
二、制作革命:AI如何重构内容生产
AI技术的成熟,是漫剧市场爆发的核心驱动力。
降本增效的奇迹
制作成本方面,传统真人短剧单部制作成本普遍在50-80万元,而AI漫剧已将成本压缩至10-15万元,仅为传统短剧的四分之一。从单分钟成本来看,传统漫剧在2000-5000元,应用AI后可降至600-1000元。
制作周期方面,传统动画制作需要90天完成的动态漫,通过引入AI工具可以将制作周期压缩至10-30天,压缩比例近90%。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分析,AI已介入剧本、分镜、动效、配音等全流程,部分环节效率提升50%-80%。行业内目前的普遍共识是,AI在AI漫剧全流程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0%以上。
AI创作工具加速普及,降低入局门槛
随着AI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创作平台开始为创作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以AITOP100平台为例,该平台整合了可灵、豆包、智谱、即梦、Midjourney、Runway等主流AI大模型,为创作者提供了从图像生成到视频制作的全链路工具。更重要的是,平台还专门推出了AI漫剧一键创作功能,让没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创作者也能快速上手。
对于个人创作者和小团队而言,传统方式需要分别开通多个平台的会员,成本高昂且管理繁琐。而在AITOP100这样的集成平台上,一个账号即可使用多个AI大模型,无需频繁切换和重复充值,大幅降低了创作门槛和成本。
平台内置的AI漫剧创作模板涵盖了玄幻、都市、甜宠等热门题材,创作者只需输入故事梗概,AI就能自动生成分镜、配音、动效,整个流程最快可在数小时内完成。这种"傻瓜式"的创作体验,正在吸引大量新入局者。
AITOP100-AI应用工具地址: https://www.aitop100.cn/ai-video-generator/vidu-text2video

头部制作公司快速崛起
在这场产业革命中,一批专注AI漫剧制作的公司迅速崛起。
- 酱油动漫: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产能已可达平均每天一部。其与阅文合作推出的《魅魔叛主,我反手养成八翼炽天使》播放量超1.5亿次。酱油动漫透露,其自制漫剧《修仙大学》全网充值破百万,目标是月产60-100部。
- 剧点短剧:是另一家较早从真人短剧全面转型到AI漫剧赛道的公司,今年以来飞速扩张。
- 奇想文化:等公司则走精品化路线,在AI技术加持下正在释放更大价值。

三、商业模式:多元变现路径日益清晰
AI漫剧的商业化探索已经跑通,形成了多种成熟的变现模式。
投流付费模式:抖音、快手的主流打法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漫剧主要采用投流付费模式,核心公式是:投流利润 > 内容成本。
具体数据显示,目前全域经营投流ROI可达1.1-1.8倍,头部作品ROI一般能超过1.2倍。今年8月,字节跳动在漫剧领域的单日投流消耗突破402万元,而到了10月,抖音漫剧每天的自然流付费已超1000万元。
一个成功案例是,某头部漫剧制作公司制作的S级作品,通过精准投流,首月自然收入达到30万元,加上投流收益,单剧总收入在120-150万元之间,而制作成本仅10-15万元,实现了可观的盈利。
充电付费模式:B站的差异化路径
B站采用的是充电付费解锁模式,用户通过充电来解锁后续剧集。
2025年Q1,B站动画短剧通过"充电"功能实现的季度流水达2500万元。平台上UP主"圆桌动漫"制作的《我独自拯救反派》,上线后一个完整自然月营收流水突破百万。
B站充电业务负责人透露,如果一个UP主能够获得4-6万人以上的充电,即可实现单月充电收入在35-55万元之间。
会员分账模式:长视频平台的新尝试
爱奇艺在10月公布的漫剧合作计划中明确,独家分成比例为70%,非独家分成比例为50%,按月结算。业内人士指出,多元化变现可使漫剧综合收益提升50%以上。
从创作到变现:新手如何把握机会?
对于想要入局AI漫剧的创作者而言,选择合适的工具平台至关重要。
传统方式下,创作者需要分别订阅Midjourney、Runway、可灵等多个工具,月费累计可能超过数千元。而且不同工具之间切换繁琐,学习成本高。
而在AITOP100这样的一站式创作平台上,创作者可以:
- 降低成本:一个账号打通多个AI大模型,无需重复充值,按需使用更经济。
- 提升效率:平台整合了AI漫剧创作的全流程工具,从剧本生成、分镜设计、图像生成到视频合成,一站式完成。
- 快速上手:内置海量模板和案例,即使是零基础的创作者也能在短时间内产出作品。
- 多平台分发:创作完成后,可以直接分发到抖音、快手、B站等多个平台,无需重复上传。
据平台数据显示,已有数千位创作者通过AITOP100制作出播放量过千万的AI漫剧作品,部分创作者月收入突破10万元。
四、宣发策略:精准投放与流量运营
在漫剧产业链中,宣发能力往往决定了作品的成败。
平台流量扶持力度空前
各大平台对漫剧的流量扶持力度空前。抖音推出了专门的漫剧飙升榜,10月15日榜单TOP 30作品中,有14部是AI漫剧,占比约45%。
快手启动了「灵感·新纪元AIGC创投计划」,提供流量激励、现金奖励、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扶持。B站则推出"曦光计划",单项目补贴上不封顶。
投流技巧:数据驱动的精准运营
成功的漫剧运营,离不开精准的投流策略。
全域经营是关键。头部公司通常会采用站内+站外联动的方式,实现流量的最大化利用。数据驱动优化同样重要,通过实时监控ROI数据,快速调整投放策略。
头部ROI可以超过1.2倍,而一般作品则在1.1倍左右徘徊,这0.1倍的差距,往往就是盈亏的分水岭。
用户画像:精准定位目标受众
漫剧的主要用户画像非常清晰。男性用户是当前主力,其中18-25岁的二次元用户占比最大,30岁以上男性用户也接近20%。这个群体偏好玄幻、都市异能、逆袭等男频题材。
女频市场则是尚待开发的巨大蓝海。业内普遍认为,女频漫剧的市场潜力可能是男频的1.5-2倍,一旦打开,将为行业带来新一轮爆发。
五、产业巨头入局:IP方下场重塑格局
2025年10月,IP方的高调入局,标志着漫剧产业进入了新阶段。
阅文集团:以IP为核心杠杆的全面布局
10月16日,阅文集团宣布全面进军漫剧赛道,推出四大举措:
- 开放10万部精品IP,包括《国民法医》等头部作品及多元题材。
- 设立亿元专项创作基金,支持作家跨界及优质团队开发。
- 推出"漫剧助手"等AIGC工具,涵盖剧本改编、分镜生成、动效制作等全流程。
- 投资酱油动漫,计划三年内每年合作上线的漫剧数量不少于400部,其中不少于200部作品会改编自阅文IP。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阅文短剧爆款率超60%,已有30部漫剧播放量突破千万,《大明贤婿》《刷爆无敌模拟系统》等作品播放量破亿。

中文在线:AI漫剧的先行者
中文在线在AI漫剧领域的布局更早。10月10日,其出品的《从娘胎开始逆袭》登上抖音动态漫榜第三位,播放量已突破1.1亿次,成为AI漫剧赛道的现象级作品。
中文在线的策略是,在国内市场重点布局AI漫剧,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多部AI漫剧已在北美、东南亚等地上线。
捷成股份:技术赋能的规模化生产
10月24日,捷成股份宣布,公司自研的AI智能体"灵犀"即将正式上线,重点应用于漫剧内容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已有20余部AI漫剧处于制作阶段,预计将在年底前密集上线。
六、出海机遇:全球市场的蓝海征途
沿着短剧开辟出来的路,中国漫剧也已开启海外业务。
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市场预测,到2030年,海外动漫短剧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0亿美元,占整体海外短剧市场约20%的份额。北美、日韩、东南亚等市场对高频次、高质量短内容的需求持续增长。
目前,海外市场对漫剧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随着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中国文娱出海的内容形态正在发生明显转变:从真人短剧向AI漫剧拓展。
出海路径日益清晰
- 中文在线:专门针对北美市场,自制吸血鬼题材AI漫剧《愤怒的吸血鬼》并在旗下海外短剧平台Sereal+上线。
- 昆仑万维:旗下短剧出海平台DramaWave,也上线了动漫频道,用AI为漫剧适配多语言版本。
- 字节跳动:旗下免费短剧应用Melolo,截至2025年2月,版图已扩展至全球30个国家与地区,覆盖东南亚、南美、北美等多个市场。
海外市场的优势在于,用户付费意愿更强,特别是北美和日本市场,ARPU值远高于国内,这为漫剧出海提供了更好的商业化前景。
日本市场的特殊机遇
今年日本业界已经有了"真人短剧元年"的概念,他们也注意到中国市场从真人短剧到漫剧的发展,对漫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日本市场付费习惯较好,更倾向于吸收精品化、可付费的漫剧产品。日本相关平台也在积极接触中国漫剧开发团队并定制内容。
七、未来趋势:五大关键判断
站在2025年10月这个时间节点,业内对漫剧未来发展有五大核心判断。
趋势一:精品化将比短剧更快到来
漫剧会比短剧更快从野蛮生长进入到精品化发展阶段。阅文漫剧负责人雪夜表示:"短剧从10多万就能做一部,到精品短剧过了蛮长的时间,(漫剧)这个行业我觉得一年足够了。"
"正常的内容行业,是精品的、头部的爆款去拿钱,二八分非常明显。"雪夜说,"一开始奔着做好内容的公司,往往到最后依然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趋势二:女频市场将成为新增长引擎
女频是漫剧行业的下一个增长机会。奇想文化创始人曹宇判断:"没有女频的情况下,到年底漫剧市场大概预估至少是100亿的规模。到明年如果女频市场完全能够打开的话,至少是200亿以上的市场。"
酱油动漫创始人酱油也认为:"女频漫剧是待开发的蓝海。漫剧可能未来男频和女频六四开或者七三开。在付费方面,女频市场可能商业价值相对高一些。"
趋势三:中腰部IP将被重新定价
漫剧对IP进行了一次重新筛选与价值开发,对中腰部IP更是机会。酱油透露:"我们不是全部只改5%头部的。反而我们不一定看IP成绩,可能看它贴合市场。只要出过成绩的书都是值得改,无非你用什么画风和方式把它讲好。"
这意味着,过去因为影视化成本高而被搁置的大量中腰部网文IP,在漫剧时代获得了新的开发机会。
趋势四:与短剧、动画形成互补生态
漫剧与真人短剧、动画长番市场更多还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酱油分析:"短剧偏向于下沉用户比较多,年龄约在30岁到50岁;漫剧相对来说在18岁到25岁的年龄偏多。它们相互辅承,现在并不是互相竞争。"
趋势五:AI将重构更多动漫形态
AI的发展比创作者预想得都快,未来在更多动漫领域都有机会。
曹宇表示:"技术的发展非常快,近一两个月,在我看来基本上一个季度会有一个发展。我们上了很多片子,现在动画部分已经全部是在用AI方式去做。"
曹宇认为,AI生成式的东西并不仅仅局限于漫剧,未来可能会走到2D、3D动画甚至真人,后面的想象空间比较大。
八、投资机会:产业链上的掘金图谱
资本市场对AI漫剧的关注,深入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资机会。
产业链投资图谱
- 上游IP方:是第一受益者。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拥有大量网文IP的公司,正在通过漫剧开发提升IP价值。
- 中游制作方:迎来黄金期。酱油动漫、剧点短剧、奇想文化、灵炬动漫等专业制作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正在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 下游平台方:掌握流量入口。抖音、快手、B站作为主要分发平台,通过流量分成和广告收入获益。
- 技术赋能方:具有长期价值。捷成股份的"灵犀"、阅文的"漫剧助手"等AI生产工具,以及AITOP100这样的一站式创作平台,都站在了产业变革的风口。
券商一致看好的方向
综合10家券商的研报观点,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
- 具备IP储备优势的内容公司,如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
- 拥有AI技术布局的平台企业,如快手(可灵AI)、捷成股份(灵犀)等。
- 流量优势的分发渠道,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掌握用户入口。
- AIGC视频工具技术公司,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对高效、低成本的AI生产工具需求将持续增长。
九、挑战与风险:冷静看待热潮
在热潮之下,也需要冷静看待AI漫剧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内容同质化隐忧
快速扩张必然带来质量参差。当前市场上的AI漫剧,很多还是在复制成功的爽文套路,题材集中在玄幻、逆袭、都市异能等领域,内容同质化问题初现端倪。
用户审美疲劳的风险正在累积。如果不能持续创新,提供差异化的内容,漫剧市场可能会在短暂繁荣后迎来调整期。
精品化是必然趋势,但也意味着淘汰赛即将开始。那些只靠量取胜、内容质量堪忧的公司,将在竞争中被淘汰。
技术仍有局限性
尽管AI技术进步迅速,但仍存在一些局限。AI生成的一致性仍在优化中,在人物形象保持一致、动作流畅度、场景衔接等方面,还需要大量人工调整。
人工干预依然重要。行业内的共识是,即使AI在全流程中占比达到50%以上,但在关键环节如剧情把控、情绪表达、分镜设计等方面,人工调整仍然十分重要。
竞争加剧压力
随着入局者快速增多,竞争必然加剧。当前1.1-1.8倍的投流ROI,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供给相对不足、竞争不够激烈。随着更多公司进入,投流成本上升,ROI可能会逐步下降。
精品化门槛提高。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制作精良、剧情出色的作品才能脱颖而出,这意味着制作成本可能会重新上升。
结语:抓住AI漫剧时代的创富机会
2025年10月,站在AI漫剧产业爆发的历史节点上回望,这是一个由技术突破、资本涌入、平台助推、巨头下场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的产业奇迹。
200亿元的市场规模,83%的月度复合增长率,12倍的流水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新兴产业从0到1的跃迁,是AI技术在内容领域落地应用的成功范例。
对于创作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AI工具降低了创作门槛,10-15万元就能制作一部作品,10-30天就能完成从创意到上线,试错成本大幅降低。
特别是对于想要快速入局的个人创作者和小团队,选择像AITOP100这样的一站式AI创作平台,可以避免传统方式下需要分别订阅多个工具、重复充值的麻烦。平台整合了可灵、豆包、智谱、即梦、Midjourney、Runway、Sora2、Vidu等主流AI大模型,一个账号打通所有工具,并提供专门的AI漫剧一键创作功能,让零基础的创作者也能在数小时内产出作品。
从剧本生成、分镜设计、图像生成到视频合成,从投流策略到多平台分发,AITOP100为创作者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平台数据显示,已有数千位创作者通过该平台制作出播放量过千万的AI漫剧作品,部分创作者月收入突破10万元。
对于投资人而言,产业链各环节都蕴藏机会。从上游IP方到中游制作方,从下游平台到技术赋能,每个环节都有潜在的独角兽在孕育。
对于从业者而言,抓住AI红利、把握用户需求、打造优质内容,谁能在这场产业变革中快人一步,谁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行业巨头。
当然,挑战同样存在。内容同质化、技术局限性、竞争加剧等风险需要正视。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一开始奔着做好内容的公司,往往到最后依然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2025年是漫剧的"元年",但绝不是终点。女频市场的爆发、海外市场的拓展、IP衍生产业链的延伸、AI技术的持续进化,每一个都可能带来新一轮增长。
从200亿到500亿,从中国到全球,从漫剧到更多内容形态,AI正在重构整个文娱产业。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立即体验AI漫剧创作,访问AITOP100平台(http://www.aitop100.com),开启你的AI内容创业之旅。一个账号,全平台AI工具,让创作更简单,让变现更容易。
AI漫剧的故事,未完待续。你的故事,现在开启。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