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入侵厨房?米其林大厨玩大了!
最近餐饮圈可热闹了!获奖无数的明星厨师Grant Achatz竟然宣布,他要用ChatGPT来设计他芝加哥米其林餐厅Next的九道菜菜单!这下可炸开了锅,大家都在争论,AI到底能不能插手创意烹饪这种事儿。
说起来,这事儿有点像去年10月份,Instagram上冒出来一家叫Ethos的奥斯汀“餐厅”。这餐厅可神了,推出的菜品都是些啥无皮披萨球、尘螨面包之类的奇葩玩意儿,结果一下火了,吸了一大波粉。可后来大家才发现,这Ethos根本就是个假的!里面的菜品全都是AI瞎编的,根本没法吃。
从“假餐厅”到“真厨房”
如果说Ethos只是个玩笑,那Achatz这次可就是动真格的了。Ethos火了没几个月,餐饮界就开始纷纷尝试用AI搞事情了,什么动态定价、机器人营销、员工监控、厨房自动化,都安排上了。
要说最劲爆的,还得是Grant Achatz这位大佬。据《纽约时报》报道,他竟然用ChatGPT来设计菜谱!要知道,这菜谱设计可是厨师的核心工作,是创造力的体现啊!
AI“虚拟厨师”的诞生
Achatz的做法有点意思,他让ChatGPT扮演不同的“虚拟厨师”,每个“厨师”都以现实中的烹饪大师为原型。比如说,AI就创造了一个名叫Jill的33岁威斯康星州女厨师,据说她师从费兰·阿德里亚、小野二郎、奥古斯特·埃斯科菲耶这些传奇人物。
然后,Achatz就让这个“虚拟厨师”Jill来设计菜谱,要求菜谱能体现她个人的影响。Achatz自己也承认,他就是想让AI尽可能多地做事情,而不是真的自己动手准备。
餐饮界一片哗然
这事儿一出,社交媒体上都吵翻天了。有人说,这简直是对费兰·阿德里亚、小野二郎,还有Achatz自己团队里那些优秀厨师的侮辱,人家可是实打实地积累经验才做出好菜的!
丹佛的资深糕点师Sarah Osborne更是直接开怼:“他们应该把标题改成‘Grant Achatz不想让人花1000美元吃顿饭了,所以把工作外包给人工智能’!”
AI食谱的“安全隐患”
这可不仅仅是创意的问题。去年9月,NPR报道说,AI生成的食谱吃下去可能要人命!美食评论家Morgan Wujkowski指出,ChatGPT还在生成“烧焦生菜汤”这种危险菜谱,做法竟然是“把生菜煮30分钟,然后在500度下烤”!
Wujkowski说:“AI缺乏常识和烹饪经验,它只会按照算法来,根本不懂味蕾。很多时候,它生成的东西不是不完整,就是错的离谱。”
创意 vs. 算法
这场争议也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创意行业里,AI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现在很多创意工作者都在抵制AI,Achatz的做法就显得特别扎眼。
Wujkowski继续说道:“人类的创造力和直觉对于菜谱开发至关重要,这正是AI的缺陷。AI可以帮忙制定膳食计划和计算营养成分,但真正的人类味觉测试是没法替代的。”
从Instagram上的“假餐厅”Ethos,到米其林餐厅的AI实验,这说明技术和传统工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AI不断渗透餐饮业的时候,如何在效率和创意、成本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是整个行业都必须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