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简介
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人工智能领域正绽放着无限活力与可能。2025年,一场备受瞩目的科技盛宴——第八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以下简称“C4-AI大赛”)正式拉开报名大幕,为全球高校学子搭建起一个展示创意、追逐梦想的广阔舞台。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hina Collegiate Computing Contest,简称C4)自2016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多个权威机构联合创办以来,便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高校科技竞赛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历经多年发展,C4 - AI大赛已成长为国内规格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高校人工智能大赛,并于2020年正式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其影响力与日俱增。
本届C4 - AI大赛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与百度公司联合承办,致力于面向全球高校各专业在校学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校际交流,丰富校园学术氛围,推动“人工智能 + X”知识体系下的人才培养。
大赛时间
本次大赛时间跨度从报名到决赛,每个阶段都紧密相连,为参赛者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打磨作品。
报名及初赛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5日,
复赛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
决赛现场答辩/颁奖典礼则安排在2025年10月至11月期间,
此外,AI大模型创意训练营、颁奖典礼的具体时间及地点将另行通知,为参赛者带来更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竞赛报名
本届C4-AI大赛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鼓励参赛者探索有具体落地场景的技术应用创意方案。无论是工业、农业、医疗等传统行业,还是文化、教育、金融等新兴领域,都为参赛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参赛作品须基于百度飞桨及文心大模型相关技术,在飞桨AI Studio星河社区完成模型开发、模型部署、模型调用和产品托管/上线的全流程。参赛者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由探索应用场景,自行获取相关数据,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且能够进行可视化应用展示的作品。
大赛官网
作品要求
本届竞赛仅设“飞桨文心”一个赛道,旨在引导参赛学生关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将作品设计与实现落实到具体的开发工具与开发行为上。具体要求如下:
- 模型开发:参赛者可结合对某一行业的深入洞察,自行选择技术创意应用场景,并使用星河社区进行模型的设计与训练。在小模型开发方面,零代码开发可通过PaddleX模型产线完成训练与部署,代码开发则可在社区Notebook环境中构建训练代码;大模型开发则可使用星河社区API服务调用文心大模型资源。
- 产品部署:所有作品须通过星河社区完成网站托管与上线。部署方式包括模型/后端服务部署、静态网页部署以及边缘推理部署等多种形式。部署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公开可访问链接,此链接将作为作品评审的重要依据。
- 简易开发工具:社区为参赛者提供了轻量级网页开发(如Gradio/Streamlit框架或原生HTML)和零代码应用开发(如PaddleX产线开发、绘画项目专区部署、对话类配置等)等快速开发工具,助力参赛者更高效地完成作品。
- 潜力项目孵化计划:为助力具有创业潜力的技术人才和项目实现高速、可持续发展,竞赛面向所有参赛队伍特设“潜力项目孵化计划”。初赛开始后,参赛队伍可在指定申请通道填报团队与项目信息申请计划,最终入选者将获得百度提供的一对一专家技术指导、配套算力支持、真实测试场景和用户支持、项目孵化资金以及实习实践绿色通道等。
此外,以上提到的模型设计、训练、部署与产品上线环节,都需在星河社区进行,最终选手的参赛提交内容将包括每个环节对应的所属ID与有效的产品链接,杜绝任何可能发生的技术造假、剽窃和往年作品重复投递行为。
报名要求
本届竞赛面向中国及境内外高等学校在读学生(含本科、硕博研究生等),具体要求如下:
- 参赛队员不限专业,可单人参赛或自由组队,每支参赛队伍的队员须来自同一所学校,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允许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且同一参赛队员只允许报名参加一个队伍。
- 参赛队员必须为高等学校在册在校学生,报名时须保证个人信息准确并真实有效。
- 每支参赛队伍须有一名指导教师,且指导教师必须为参赛队伍所属高校的在职正式职工。
- 报名截止后,每支队伍在复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有且仅有一次队员及指导教师个人信息的修正、更换机会,且须以书面形式(队长和指导导师签名)发送至竞赛官方邮箱申请,获得批准和确认后方可调整。
赛制说明
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各阶段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按时、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
作品提交规则
- 初赛:参赛者须提交项目创意书及团队介绍,内容涵盖作品参赛作品简介、创意点、应用场景、技术流程框架、产品预期功能清单与形态、开发排期、团队分工以及星河社区部署链接等。
- 复赛:参赛者须基于初赛创意完成作品的开发,提供作品说明书(Word文件)、项目展示(PPT文件)、作品可视化展示视频(3分钟短视频,重点在于产品交互演示和实际使用场景展示,非PPT录制讲解),以及作品在星河社区部署链接。另外,在AI Studio开源的项目也将有加分。
- 全国总决赛:参赛者须通过现场路演汇报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作品实现过程及最终作品。
作品评审规则:评审将从选题定位(25%)、社会价值(20%)、技术能力(45%)和材料规范性(10%)四个维度进行。选题定位考察选题及定位、新颖性和独创性、创意落地可行性;社会价值关注用户需求贴合度、市场价值及推广性;技术能力涵盖技术方向、数据基础;材料规范性则注重资料完整性和逻辑条理、语言文字和附件素材。
晋级规则:评审专家以竞赛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为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相关流程的组织和监督。初赛和复赛均采取线上评审方式,全国总决赛采取现场答辩的评审方式。竞赛分中国境内七大赛区及港澳台、海外赛区,复赛结果公布时,将同时选拔出区域优秀参赛团队。
同时,竞赛鼓励原创性工作,要求作品的核心创意和主要开发过程在大赛期间独立完成,若发现未落实到星河社区上具体的开发工具与开发行为上的项目、与本竞赛历届已获奖作品雷同且未有新的实质性技术突破、与其他同类同级别赛事已获奖的参赛作品雷同且未有新的实质性技术突破等情况,相关作品将不被推荐晋级下一轮。所有参赛作品在竞赛公示期接受所有参赛人员与非参赛人员的监督,如有作品存在以上情况,竞赛组委会随时接受公众举报申诉,一经查实,相应作品将取消晋级资格。
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的评审结果由竞赛专家委员会审定,并在竞赛官方网站公布。获奖证书由竞赛组织委员会统一印制、颁发,颁奖典礼在全国总决赛评审结束后进行。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 复赛奖项:在统一评审参赛作品基础上,分别产生各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具体奖项数量及名单由竞赛组委会根据各区域参赛队伍数量和作品质量确定。
- 全国总决赛奖项:根据最终成绩排名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创新应用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颁发证书、奖金(税前)或奖品。其中,特等奖(视竞赛情况设置)1名,奖金20000元;一等奖8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16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若干,奖金2000元;创新应用奖若干,奖励百度礼品;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奖励百度礼品。
若竞赛专家委员根据决赛作品质量决定不设置特等奖,则该名额转为一等奖,特等奖项目要求须采用飞桨框架或文心大模型实现,并在项目关键技术中100%使用飞桨、文心大模型相关功能与组件,同时在后续项目科研或商业化落地中持续使用,否则将不具备特等奖入选资格。创新应用奖旨在鼓励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从所有参赛作品中选拔出有高质量实践应用价值的优质项目,激励选手关注生活与生产的实际需求和用户价值,助力技术落地。
2025 C4-AI大赛,一场汇聚创意与智慧的科技盛宴,正等待着全球高校学子的热情参与。无论你是怀揣创意梦想的学子,还是渴望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展身手的勇士,都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快来报名吧,让C4 - AI成为你创意路上的坚实投资人,一起在人工智能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你的辉煌!
上一期大赛:2024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已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AI大赛请关注
AITOP100平台有收录、承办、推广各类型AI大赛活动业务,需要合作的朋友可以在首页正下方联系商务洽谈
AI人工智能网站--AITOP100平台AI创作大赛专区: 点击此处进入AI创作大赛
AI人工智能网站--AITOP100平台活动专区:点击此处进入AI活动
AITOP100平台大赛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