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福音?SoundCloud终于醒悟!
各位音乐大佬、独立唱作人、卧室音乐家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SoundCloud终于意识到“偷偷摸摸”用大家的作品搞AI,迟早要翻车,这不,最近更新了使用条款,总算明确说了:“未经你老人家同意,咱绝不用你的歌声、音乐、长相去训练那些个AI模型,想用?得你亲自勾选同意才行!” 这消息是Soundcloud的公关头头Marni Greenberg在2025年5月11号跟The Verge说的,保真!
扒一扒SoundCloud的“黑历史”
话说回来,这SoundCloud之前可没少干“偷偷摸摸”的事儿。今年2月份,他们悄咪咪地改了使用条款,允许用上传的音乐搞AI训练,压根没跟用户打招呼!要不是AI版权大侠Ed Newton-Rex发现了,估计大家还蒙在鼓里。这事儿一出,立马炸锅了,用户数据隐私、版权保护,各种问题像潮水一样涌来。
当时SoundCloud赶紧出来灭火,说现在没用艺术家内容训练AI,也没打算自己搞AI工具,还信誓旦旦保证第三方抓不到数据。他们说AI只是用来推荐歌曲、检测欺诈、分类内容,艺术家们还是能控制自己的作品,而且所有AI使用都遵守许可协议。但是!这个声明模棱两可,没完全排除未来用用户数据搞更通用的AI模型训练的可能性啊!
新规真的靠谱吗?
虽然新条款限制了未经同意复制个人声音、音乐和肖像,但具体怎么用,用在哪儿,还是没说清楚。要知道,现在那些生成式AI模型,虽然很少直接模仿某个人的声音或风格,但还是会从大家的创作中学习套路。在大数据时代,集体风格和个人特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在音乐领域,影响和原创性经常傻傻分不清楚。
SoundCloud的说法,有点像OpenAI之前说的“工作室风格”的概念,就是说某些风格可以看作是工作室的共同特征,而不是某个艺术家的专属,所以可以用来搞AI训练。这种观点争议很大,特别是当工作室的风格是由个别创作者塑造的时候,比如吉卜力工作室和宫崎骏,他们的风格谁能说不属于宫崎骏个人?
未来何去何从?
SoundCloud的新条款,虽然增加了用户对声音和肖像被用于AI训练的控制权,但对于更广泛的数据使用,以及集体风格和个人特征的界定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这项政策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用户如何选择加入或退出AI模型训练?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各位音乐人们,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创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