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音乐侵权!音乐圈真要凉凉?
现在的音乐圈,可真是不太平!啥原因?还不是AI惹的祸!最近,AI深度伪造技术那叫一个火,搞得音乐产业是鸡飞狗跳,唱片公司、歌手、制作人,全都得站出来“保家卫国”。但说实话,这场仗打得真叫一个艰难!
索尼都扛不住了!7万多首AI假歌!
就拿索尼来说,人家可是音乐界的大佬吧?结果呢?光是他们家,就发现了7万5千多首AI深度伪造的歌!这数字,听着都让人头皮发麻!信息安全公司Pindrop也说了,AI生成的音乐虽然听着挺像,但仔细听,总有一些“破绽”,比如频率变化、节奏啥的,跟真人唱的就是不一样。
想抓AI伪造?没那么容易!
但问题是,你上YouTube、Spotify溜达一圈,啥都能找着!2Pac唱披萨歌?Ariana Grande翻唱K-pop?这些根本不存在的玩意儿,AI都能给你整出来!Spotify的负责人Sam Duboff也急了,说正在努力开发新工具。YouTube也说要“完善”识别AI仿冒内容的能力。但话说回来,真能管用吗?
AI太狡猾!音乐人只能被动挨打?
Emarketer的分析师Jeremy Goldman一句话就点明了真相:“坏人总是跑在前面!” 搞得音乐人只能被动应付。不过他也说了,YouTube这么大的公司,肯定不想自己的平台变成“AI噩梦”。
更可怕的是!AI拿你的歌“喂”模型!
除了深度伪造,音乐圈更担心的是,AI公司未经授权就拿他们的歌去训练模型!像Suno AI音乐工具、Udio ai音乐创作工具、Mubert ai音乐,海绵音乐ai工具这些,背后都有大公司撑腰。去年,几家唱片巨头就告了Udio的母公司,说他们偷用受版权保护的录音,想抢走听众和粉丝。告Suno的官司也在进行中。但到现在,这些官司都没啥进展。
“合理使用”?谁说了算?
这些官司的关键,就在于“合理使用”原则。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法学教授Joseph Fishman说,这可是个“不确定领域”。不同的法院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就算初步裁决出来了,也不一定能决定最终结果,搞不好还得闹到最高法院。
AI公司还在“偷师”!音乐圈还有戏吗?
更气人的是,AI公司还在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训练模型!这让人忍不住想问:音乐圈是不是要输了?Fishman觉得现在下结论还太早。虽然很多模型已经用受保护的材料训练过了,但新的版本还在不断发布,法院的判决可能会影响未来的许可问题。
法律也帮不上忙?
在立法方面,音乐圈也没啥进展。美国国会提了好几个法案,但都没啥实际效果。倒是有些州,像田纳西州,已经通过了一些保护性立法,特别是针对深度伪造内容。
特朗普可能成“绊脚石”?
更让人担心的是,特朗普把自己定位成了AI去监管的拥护者。Meta这些AI巨头也跟着起哄,说用公开数据训练模型是“合理使用”。如果特朗普政府采纳这个建议,那就算法院站在音乐人这边,也可能改变不了什么。
英国也想“开绿灯”?
英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工党政府正考虑修改法律,允许AI公司随便使用互联网上的内容来开发模型,除非权利人明确表示退出。为了抗议,包括Kate Bush和Annie Lennox在内的上千名音乐家,还专门出了一张专辑,就叫《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音乐产业太分散!维权难上加难!
分析师Goldman认为,只要音乐产业还是这么分散,AI问题就会一直困扰它。“音乐产业太分散了,这让它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处于不利地位。” 看来,音乐圈想要战胜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