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微信最近整了个大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聊天框里突然多了个叫“元宝红包封面助手”的家伙。一开始我还以为就是个弄红包封面的,结果仔细一瞧,好家伙,这背后可是腾讯混元大模型在撑腰,能陪聊、能答题、能做图,功能那叫一个全乎!
咱AITOP100平台的小伙伴就亲自试了试。先问了问它和元宝 app 有啥不一样,这“小秘书”反应还挺快,回复得挺人性化。接着,小伙伴把极客公园昨天发的关于 DeepSeek 发布 V3 模型更新的文章链接丢了进去,嘿,它立马就说“收到,我问问元宝~”,然后就开始“深度思考”了,这一想就是 21 秒。
你还别说,这“深度思考”还真有点东西。它给出了 DeepSeek V3 模型更新的详细分析,什么技术规格、核心能力提升、开源生态建设、行业影响,说得头头是道。就说这技术规格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了 6850 亿,是在全新 32K GPU 集群上训练优化的,还通过官网、App 和小程序等多渠道开放使用,开源版本也同步上线了,性价比那叫一个高。
咱又问了问它清明节干点啥好,这次它没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很快就给出了建议。什么祭扫祖先、踏青赏春、植树造林,说得都挺在理,感觉就像身边的朋友在给你出主意一样。
还有分析文件的功能,以前要是看到复杂的文件,想让 AI 帮忙总结一下,还得专门打开 AI 产品或者网页,现在好了,直接在微信里丢给这个“小秘书”就行,用起来那叫一个丝滑。小伙伴试了试,把文档丢进去,它又开始“深度思考”21 秒,然后给出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从语言模型技术演进到 Transformer 架构创新,再到 DeepSeek 的技术突破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得那叫一个透彻。
而且啊,这“小秘书”还挺聪明,知道什么时候该“深度思考”,什么时候不用。要是任务简单,它就不开启“深度思考”模式,要是任务复杂,就自动开启,感觉还挺有“主见”的。
其实啊,这一个月来,腾讯在 AI 应用领域那是动作不断。从 2 月开始,微信、元宝、QQ 浏览器、QQ 音乐、ima(腾讯智能工作台)、腾讯文档、腾讯地图等核心产品,都接入了 DeepSeek 模型,还支持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元宝更是日更级迭代,35 天就更新了 30 次。混元大模型也推出了不少新东西,像自研推理模型混元深度思考模型 Thinker(T1)、新一代快思考模型 TurboS,还有 5 个全新的 3D 生成模型,而且都开源了。
业务线也进行了整合,2 月的时候,腾讯把 QQ 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 等十多款 AI 产品及团队从 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划归到 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形成了以“元宝”为核心的“C 端工具 + B 端服务”矩阵。
在资金投入上,腾讯也是下了血本。1 月的 2024 年度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就说腾讯会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算力储备。据说,腾讯计划在 2025 年加大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金额可能达到 1000 亿。这里面,计算部分大概 580 亿,GPU 就占了 400 亿,服务器 110 亿,存储设备 55 亿,网络设备将近 58 亿。IDC 部分,自建及相关费用加起来将近 131 亿,租用部分将近 200 亿。3 月 19 日,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还说,资本支出占收入的百分比将上升到十几个百分点,人工智能将成为战略投资的重点。
微信把大模型产品“元宝”内嵌到聊天界面,这可不只是简单的功能升级,而是腾讯在 AI 时代的战略卡位。把大模型产品以“AI 版文件传输助手”的形态嵌入高频聊天场景,微信把用户的工作流、信息流都统一起来了。通过总结公众号文章、解析文件、图片这些刚需功能,微信在原来的功能基础上,又新增了一个能持续产生价值的 AI 助手角色。这可能会让用户在微信的停留时长和打开频次都大幅增加。
微信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这次内置 AI 助手元宝,说不定意味着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AI 原生应用”时代了,AI 技术正从独立功能向基础设施转变。
现在开源越来越成为行业趋势,单纯的大模型技术能力已经很难成为产品和市场竞争的绝对壁垒了。微信这么大的生态,带着海量用户接入 AI 功能,这对所有的 AI 创业者来说,都得好好思考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功能和创新,能让小公司和微信这样的生态竞争用户接触 AI 的入口;到底什么样的壁垒,才能不被现有的超级产品生态,以接入新功能的方式吞噬。
DeepSeek 重塑了 AI 行业的格局,技术公司、大厂和 AI 原生创业者,都得重新找找自己的生态位了。家人们,你们觉得腾讯这波操作咋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