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写作工具Grammarly推出基于Coda构建的全新文档界面,并集成多款AI工具,在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写作支持的同时,试图在AI赋能与学术诚信间找到平衡点。
体验地址:Grammarly网页版官网入口 (海外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块设计:文档编辑像搭积木
新界面采用块优先设计理念,用户可自由插入表格、列表、标题等模块,并通过富文本块高亮关键信息或添加提示。这种“搭积木”式操作,让文档结构化编辑更直观高效,尤其适合需要复杂排版的学术或工作场景。
AI工具矩阵:从写作到检测全覆盖
此次更新最核心的是常驻侧边栏的AI助手,可实时总结文本、回答问题并提供写作建议。更值得关注的是四款专用工具:
- 读者反应:模拟特定读者角色(如教授、同事)提供反馈;
- 评分器:根据课程材料为写作打分,辅助教学场景;
- 引文查找器:自动生成公共材料的规范引文;
- 释义器:一键调整文本语气(如正式/活泼)。
AI检测工具:市场的“最准版”
Grammarly新增AI内容检测代理,可识别抄袭和AI生成内容。尽管承认工具存在局限性,但企业产品副总裁Luke Behnke强调,其目标是帮助学生“自查”,而非作为惩罚机制。这一功能被视为对学术诚信的回应,试图缓解“既帮学生用AI,又检测AI”的矛盾。
战略升级:融资10亿美元的“AI野心”
今年5月,Grammarly获General Catalyst 10亿美元融资,上月收购电子邮件客户端Superhuman,进一步印证其深度集成AI的意图。从写作辅助到内容检测,再到文档管理,Grammarly正构建一个覆盖全流程的AI写作生态。
平衡术:道德义务还是商业策略?
面对“左右手互搏”的质疑,Grammarly称“教会学生合理使用AI是道德义务”。这种表态既回应了教育界的担忧,也为其工具的“必要性”背书。业内认为,如何在AI便利与原创性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工具类产品的长期课题。
Grammarly的升级,不仅是功能的堆砌,更是一次对“AI与人类协作”的探索。当写作工具既能帮你写,又能帮你查,或许未来“如何用AI”比“是否用AI”更重要。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