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 K2火遍全球!开源AI凭啥在OpenRouter上干过XAI?
最近,Moonshot AI搞出的Kimi K2模型在AI圈彻底火了。这货一开源,在OpenRouter平台上的市场份额噌噌涨,不光超过了xAI的Grok,连OpenAI的GPT-4.1都被它甩在了身后,成了最热门的开源模型之一。
说起来,Kimi K2是真有东西。它是个混合专家大模型,总共1万亿参数,每次实际用320亿,既强又省劲儿。不管是写代码、修bug,还是解数学题、玩逻辑推理,都能耐得很——在LiveCodeBench、ZebraLogic这些测试里,表现比Claude、GPT-4这些闭源大佬还牛,还能处理128K的超长文本,用了个叫MuonClip的优化器,训练起来稳得一批。
更关键的是,它对开发者太友好了。官网kimi.com直接给免费API,接口还跟OpenAI、Anthropic兼容,拿来就能用,不用瞎折腾。模型权重也放Hugging Face上了,想放本地部署、搞定制化?没问题,尤其适合那些看重隐私的企业。难怪开发者都说“零门槛”,试错、做原型快得很。
现在,不少人用它搞市场分析、自动交易、数据可视化, coding的时候更是离不开——SWE-bench测试里,它修代码的本事可不是盖的。价格还便宜,输入百万token才0.15美元,输出2.5美元,比别家便宜多了。不过也有人说,高并发的时候可能有点卡,还得再优化优化。但不管咋说,这波中国开源AI是真给长脸了。
API调用地址:在Kimi AI首页查看
Claude又放大招!一键连MCP工具,干活效率直接翻倍
Anthropic家的Claude最近更新了个大功能——搞了个“应用和工具目录”,能直接连MCP服务,干活儿方便得不是一点半点。
简单说,MCP是个标准化协议,能让AI和外面的工具顺畅合作。以前连工具可能得捣鼓半天配置,现在Claude直接给个目录,点一点就能用上Asana、GitHub、Slack这些工具,不管是网页端远程用,还是桌面端本地用,都妥妥的。
举个例子,开发者连GitHub,能直接让Claude分析代码、建拉取请求;企业用Slack,它能自动生成报告往群里发;设计师用Figma,改原型的时候还能让Claude给点建议。现在目录里已经有Canva、Stripe这些常用的,从设计到付款,一套流程下来都能搞定。
这波更新,等于把Claude从单纯聊天的工具,变成了能统筹各种活儿的平台。开发者不用费劲搞集成,企业用起来也更顺手。不过也有人担心,这么多工具连在一起,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得盯紧点,别出岔子。
Anthropic说以后会继续开源MCP协议,让大家多加点新工具进来。照这势头,以后金融、医疗这些行业的专属工具说不定也能加上,到时候用AI干活可能真能省不少事儿。
体验地址:Claude网页端官网入口
UTCP来了!比MCP更牛,AI调用工具再也不用“中间商”
AI圈最近冒出个新东西叫UTCP(通用工具调用协议),不少人说它要把MCP比下去了。这玩意儿到底牛在哪儿?
简单说,以前AI调用工具,比如MCP,得经过一层“中间商”(代理网关),把工具包装一下才能用,不光麻烦,还拖慢速度,这叫“包装税”。但UTCP不一样,它直接让AI连工具本身——比如数据库、API这些,不用中间层,速度快多了,还能保住工具原来的安全设置。
它就靠一个JSON文件(叫“UTCP手册”),把工具的功能说清楚,AI一看就知道咋用。不管是HTTP、gRPC这些网络协议,还是本地的命令行工具,甚至P2P通信,它都能搞定。要是你原来有OpenAPI的接口,UTCP还能自动转,拿来就能用。
开发者们对这东西评价挺高,说省了好多配置服务器的功夫,尤其适合那些想快速把现有API接上AI的团队。对比下来,有人觉得MCP流程太复杂,改个工具定义都费劲,UTCP就简单直接多了。
当然,UTCP现在还在初期,安全全靠工具自己,以后可能得搞点标准化的安全机制。但就冲这“零包装”的思路,说不定以后AI调用工具都得按它这套来,效率能提一大截。
详情查看:UTCP是什么?它是一个让AI代理直接对接工具、显著降低延迟的全新协议。
谷歌NotebookLM出新功能!专家精选笔记,学东西更省劲儿
谷歌的AI笔记应用NotebookLM最近加了个“特色”笔记本功能,简直是懒人福音——不用自己找资料,直接用专家备好的笔记,学东西快多了。
这些笔记本是谷歌跟作家、研究人员还有《大西洋月刊》《经济学人》这些杂志合作搞的,内容挺全:有写《超级老人》的埃里克·托波尔整理的长寿知识,有育儿专家的建议,甚至还有莎士比亚全集的解读。
打开这些笔记,不光有原文,NotebookLM还会自动总结重点,提前写好相关的笔记。你要是有不懂的,直接跟里面的AI聊天机器人问;不想看字?还能听AI生成的音频概览,跟听播客似的。
之前谷歌就允许大家分享自己的笔记,这一个月就有14万人分享了,看来大家还挺喜欢互相抄作业的。现在搞这些精选笔记,新用户能直接体验它的好用,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主题,想学啥直接搜就行。
谷歌说以后会接着加新内容,《经济学人》这些还会出更多笔记。对于想快速了解某个领域的人来说,这功能确实挺实用的。
体验地址:谷歌NotebookLM官网地址
Grok AI网页版能说话了!5种声音任你选,还能共享屏幕
xAI家的Grok聊天助手,网页版现在也能语音聊天了!之前只有手机端能用,这下电脑上也能唠了。
这语音模式挺有意思,有5种声音可选:Ara爱开玩笑,Rex比较冷静,Eve、Sal、Gork也各有各的风格,你想聊轻松的还是正经事儿,都能找到合适的。更方便的是,它还能共享屏幕——你要是开发者,把代码界面一分享,Grok能直接给你提调试建议;设计师把草图放上去,它能帮你想想怎么改。
用起来也简单,在网页上授权麦克风就行。不过有人说第一次用可能会掉连接或者页面崩了,xAI团队说正在修这些小问题。
至于要不要钱,目前基础功能还是免费的,订阅用户(比如SuperGrok)能用得更爽。现在大家都在猜,这功能会不会让Grok在AI助手圈里更能打——毕竟能说话还能一起看屏幕,干活儿确实方便不少。
体验地址:Grok AI网页版官网入口
马斯克搞新花样!Grok AI推出动漫AI伴侣,30美元每月就能聊
马斯克又整活儿了!xAI的Grok AI最近更新了个“动漫AI伴侣”功能,一出来就吵翻了天。
简单说,现在Grok里能跟虚拟3D角色聊天了。目前有两个:一个叫Ani的动漫女生,金发哥特风,有点像《死亡笔记》里的Misa,但官方说没抄版权;还有个红熊猫Bad Rudy,圆滚滚的挺可爱。听说马上还要出个叫Chad的男生角色。
这些角色不光能说话,还会根据你聊的内容变语气、动动作,甚至换衣服,跟真人互动似的。不过想体验得花钱——SuperGrok订阅每月30美元,更高级的Heavy版要300美元,能用得更久。
有人觉得这玩意儿新鲜,动漫迷更是兴奋;但也有人担心,之前Grok就因为说过不当言论被骂,现在搞这些虚拟角色,会不会出啥幺蛾子。马斯克说这是“软发布”,过几天会更方便启用,估计是想吸引更多人订阅。
Grok4模型据说比ChatGPT、Gemini还强,但外界总觉得它的技术细节不够透明。不管咋说,这波靠动漫角色吸引用户,确实挺会玩的。
体验地址:Grok AI网页版官网入口
秘塔AI搜索放大招!免费“深度研究”上线,中文推理超给力
7月15日,秘塔AI搜索的“深度研究”模块正式公测了,厉害的是,这玩意儿对所有人免费,还是国内首个能把推理过程给你看的深度搜索服务。
它牛在哪儿?你输个复杂问题,比如“分析下今年新能源政策对车企的影响”,它能自动拆成一个个小问题,搜资料、交叉验证,最后给你一份全景报告,表格、段落都有,连推理步骤都能实时看,清清楚楚。
为了能免费开放,团队花了五个月优化——把复杂任务拆成小任务,既保证准度又省了算力。官方说,在中文问答、事实验证、长链推理这些活儿上,它比通义WebSailor这些模型还厉害。
不管是学生写论文、研究者做课题,还是中小企业搞分析,都能用。不用花钱,还能看到推理过程,改起来也方便。秘塔说就是想让更多人用得上专业级的研究工具,不用再为expensive订阅发愁。这波操作,估计能吸引不少人试试。
体验地址:秘塔AI搜索网页端官网入口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