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介绍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深度伪造技术高度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不断迈向新高度,生成合成技术也日益工具化和普及化。然而,生成合成内容质量提升的同时,基于换脸攻击的身份冒用和欺诈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给个人隐私和公共数据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应对这一挑战,第十届信也科技杯全球AI算法大赛聚焦“视觉深度鉴伪识别”技术领域,诚邀全球精英齐聚一堂,运用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开发能够精准识别真伪图像的检测算法,共同应对多国家、多场景下的深伪攻击难题。大赛将全面评估算法在真实场景下的性能与适用性,推动深度鉴伪技术创新,构建安全可信的AI安全防线,引导科技向善,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快速、良性、健康发展。
赛题介绍
本次比赛仅设一个赛道,即视觉深度鉴伪赛道。组委会将提供数十万规模的人脸鉴伪图片数据集,与现有同类比赛相比,本次比赛更注重算法的跨域泛化性,旨在应对训练数据与应用数据分布存在域差异以及未知伪造技术手段这两大挑战。
数据集构成
- 训练集:规模达数十万级别,主要来源于相关公开数据集。
- 测试集1(公榜测试集):规模约十万级别,同样主要来源于相关公开数据集。该数据集在地域、人种、图像质量等多种因素上与训练集数据分布存在差异,且包含未在训练集中出现的伪造手段。
- 测试集2(私域测试集):规模约十万级别,主要来源于内部私有数据集。此数据集在多种因素上与训练集和测试集1的数据分布均存在差异,也包含未在训练集和测试集1中出现的伪造手段。
伪造定义: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手段,对原图片人脸区域进行编辑、重演、生成等操作产生的图像。
预测任务
参赛选手需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使用训练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然后进行算法推理,对测试数据集中的每张图片输出伪造的概率值(范围在0 - 1之间),并上传标签列表的结果。组委会将根据选手的上传结果,对比标准答案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计算AUC(Area under the Curve),并以此为主要依据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在决赛阶段,组委会还将适度将F1 - score、内存占用量和推理速度纳入评价流程。
报名入口
创作者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同时选手也可以加入第十届信也科技杯算法大赛交流群,联系官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问题咨询和解答!
奖项设置
本次AI算法大赛设置奖项如下(请看下图):
赛事日程
初赛阶段
组队报名(训练集开放下载):北京时间2025年6月24日00:00:00 - 2025年7月23日23:59:59。
初赛报名阶段开启后,报名组队成功的选手可前往【数据集下载】区域下载初赛训练数据集,用于本地训练和优化模型。注意:只能使用本次比赛发布的训练集进行训练,可进行数据增强;预训练模型权重只能来源于ImageNet - 1K;推理模型权重总大小限定为≤1GB。
初赛公榜评测(测试集1开放下载):北京时间2025年7月1日00:00:00 - 2025年7月23日23:59:59。
公榜评测阶段开启后,测试集1开放下载,参赛队伍可在线提交测试样本的预测结果。组委会根据提交结果计算得分,并以每队的最优成绩排名,排行榜实时显示最新结果。预测结果提交通道将于2025年7月23日23:59:59关闭,在公榜评测阶段内,每队每日提交次数上限为2次。
初赛代码复审:北京时间2025年7月24日00:00:00 - 2025年7月30日23:59:59。
初赛复审阶段开启后,组委会将邀请排名前30的队伍提交代码,进行线下审核,以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不做代码复现。参赛队伍仅需提交模型训练代码用于审查,无需提交模型权重文件,整体大小不超过100MB。结合初赛评测阶段排名和审核结果,选取前20支(不含内部参赛员工)参赛队伍入围复赛。
初赛晋级公布:北京时间2025年7月31日。结合初赛评测阶段排名和审核结果,公示入围复赛名单,发送入围通知。
复赛阶段
- 数据集验算材料提交:北京时间2025年8月1日00:00:00 - 2025年8月10日23:59:59。复赛阶段开启后,组委会将邀请晋级队伍提交晋级材料,该阶段组委会将对选手的代码进行复现。晋级队伍需按照要求提交初赛评测阶段的模型代码以及技术报告,以docker镜像方式提交(详见操作手册),所有的材料均包含于docker内,材料总大小限定为15GB以内。其中,代码包需包含可执行的完整训练代码、推理代码接口;技术报告内容限定3页以内,PDF格式。
- 复赛评测 - 数据集验算:北京时间2025年8月11日00:00:00 - 2025年8月28日23:59:59。复赛评测阶段开启后,组委会对参赛队伍提交的代码包进行内部审核及结果复现,并基于给定的推理接口在测试集2上进行推理验算,计算获取复赛总得分。复赛总得分分为测试集1得分与测试集2得分的加权求和,权重分别为0.25、0.75。结合复赛评测阶段排名和审核结果,选取前10支参赛队伍入围决赛。注意:鉴于数据集使用限制等原因,测试集2不会以任何形式对外公开。
- 复赛晋级公布:北京时间2025年8月29日。结合复赛评测阶段排名和审核结果,公示入围决赛名单,发送入围通知。组委会将邀请入围队伍提交决赛材料。
决赛阶段
- 材料提交:北京时间2025年9月1日00:00:00 - 2025年9月7日23:59:59。决赛阶段开启后,参赛队伍需按照要求提交决赛现场演示材料(详见操作手册)。
- 决赛答辩(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决赛答辩将以线下的方式进行,组委会将邀请权威评委对各参赛队伍的答辩内容做点评,并根据选手技术报告深度和现场表现给出答辩综合评分。最终会结合复赛总得分和现场答辩成绩加权平均后得出最终名次。
参赛说明
参赛对象
本届大赛面向全球公开招募,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及相关机构人员均可报名参赛。
注:
(1)大赛组织机构单位中涉及题目编写、数据接触的人员禁止参赛;
(2)主办方集团员工参赛(包括内部与外部选手组队),可参与排名,但不占用晋级名额,不参与评奖及领取奖金。
组队规则
- 报名成功后,您可以和其他已报名选手组队参赛,也可以单人组队参赛,每队上限5人。
- 比赛成绩将以组为单位排名并公布。
- 只有队长可邀请其他已报名选手加入队伍,选手可在“我的团队——加入其他团队”页面中申请加入某个队伍,但需经其队长同意。请认真斟酌后谨慎组队。经全体队员同意后,队长身份可转让。
- 组队后如队员间于比赛事宜出现争议的,应内部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以队长的决定为准。
- 请谨慎选择队长。比赛正式开始后,如队员决定退赛,其已贡献的参赛成果应保留在原队伍用于本届大赛。
比赛作品说明
- 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选手所有。
- 参赛选手授权组委会可将参赛作品、作品相关信息、参赛团队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览(含巡展)等活动项目。
- 参赛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不违反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合法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由侵权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组委会的全部损失)且组委会将取消其比赛成绩并进行严肃处理。
- 参赛选手需要配合组委会对参赛作品的有效性与真实性进行验证。
- 参赛选手需要自行检查提交作品的正确性,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提交,组委会不负责对比赛作品进行更改和调整。
权责说明
- 主办方享有优先购买参赛选手优秀作品的权利。
- 组委会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如选手对此有疑问,可联系组委会。
- 组委会拥有比赛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利和处置权利。
- 组委会保留修改比赛作品的提交截止日期和路演日期的权利,组委会有权在特殊条件下暂停或终止比赛。
- 若出现参赛团队作弊等违规情况,组委会保留调整比赛各阶段入选团队数量的权利,以及调整奖项设置的权利。
- 对影响比赛组织及比赛公平性的参赛团队,组委会保留收回或拒绝授予其奖项的权利。
- 若因故出现数据更新、评审代码更新、作弊检查等原因组委会有权对参赛结果进行重新测评并更新排行榜。
- 组委会有权将参赛作品、作品相关信息、参赛团队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览(含巡展)等活动项目。
- 参赛团队在比赛过程中若被要求提交个人信息,组委会承诺个人信息仅用于赛事数据授权与颁奖,对其中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予以保密。
反作弊机制
- 参赛者禁止注册多账户报名参赛,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 参赛者禁止在指定考核技术能力的范围外利用规则漏洞或技术漏洞等不良途径提高成绩排名,如使用爬虫算法、召回算法、检索算法、推荐算法、数据库和向量库撞库算法等技术手段改变训练模型的推理结果,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同时,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使用比赛数据集、比赛网站公示的公开数据集和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不得使用任何其它数据集和预训练模型,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 本次比赛是算法竞赛,参赛者禁止在代码中使用人工辨别的先验结果提高成绩排名,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 参赛者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作品,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 可以接触到赛题相关数据的人员的比赛作品将不计入最终排行榜参与评奖。
第十届信也科技杯全球AI算法大赛为全球AI算法精英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我们共同期待各位选手在比赛中大放异彩,为推动深度鉴伪技术创新、构建安全可信的AI安全防线贡献力量!
更多AI大赛请关注
AITOP100平台有收录、承办、推广各类型AI大赛活动业务,需要合作的朋友可以在首页正下方联系商务洽谈
AI人工智能网站--AITOP100平台AI创作大赛专区: 点击此处进入AI创作大赛
AI人工智能网站--AITOP100平台活动专区:点击此处进入AI活动
AITOP100平台大赛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