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重磅发布:AI智能体间的“通用语”——Agent2Agent (A2A)!
各位老铁,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用着的各种AI助手,像Siri、小爱同学、各种智能客服,它们之间能不能像人一样,互相“唠嗑”几句,一起办点事儿?之前不行,因为它们各自说着不同的“方言”,压根没法沟通。不过,谷歌最近放了个大招,推出了一个叫做Agent2Agent (A2A)的开源协议,就是要打破AI智能体之间的“次元壁”,让它们能像朋友一样,无缝协作!
解决痛点:打破AI“孤岛”,让智能体“聊”起来!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用AI智能体,但它们各自为战,互不理睬,效率大打折扣。A2A协议的出现,就是要解决这个痛点。它就像一个“通用翻译器”,让不同厂商、不同技术构建的AI智能体,都能用统一的“语言”沟通,一起处理复杂的任务,提高生产力。
简单来说,A2A就是一个开放协议,规定了AI智能体之间如何通信、如何安全地交换信息、如何协同工作。有了它,AI智能体就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是能组成一个团队,互相配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大原则:打造AI界“普通话”的基石
A2A协议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得非常周到,遵循了五个核心原则,保证了它的实用性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 支持智能体各自的特点: 即使AI智能体使用的工具、内存不同,也能高效协作,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完成任务。
- 基于现有标准: A2A使用了HTTP、SSE、JSON-RPC等成熟的技术标准,方便企业快速集成,降低使用门槛。
- 默认安全: 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安全性,采用企业级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确保信息安全。
- 支持长期任务: 无论是简单的快速任务,还是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完成的复杂研究,A2A都能hold住,并实时反馈进度。
- 不限形式: 不仅仅支持文本,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适应未来更多应用场景。
核心功能:AI智能体如何“交流”?
A2A协议定义了AI智能体之间交互的关键能力,让它们可以:
- 互相“介绍”: 通过“智能体卡片 (Agent Card)”展示自己的能力,让其他智能体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 管理任务: 定义了“任务 (task)”对象及其生命周期,可以追踪长期任务的最新状态,任务的成果被称为“工件 (artifact)”。
- 协同合作: 智能体之间可以互相发送消息,传递上下文、回复、工件或用户指令,共同完成任务。
- 协商用户体验: 通过“部件 (parts)”协商用户界面所需的格式,例如iframe、视频和Web表单等,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A2A协议的发布,得到了超过50家技术合作伙伴的支持,包括Atlassian、Box、Cohere、Intuit、Langchain、MongoDB、PayPal、Salesforce、SAP、ServiceNow、UKG、Workday以及Accenture、BCG、Capgemini、Deloitte、KPMG、PwC等知名咨询公司。有了这些大厂的支持,A2A的未来可期啊!
开源共享:共建AI智能体生态圈
谷歌说了,A2A协议是开源的,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贡献代码、完善文档、讨论想法。目前,完整的规范草案和代码示例已经在A2A官方网站上公开了。谷歌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正式版本。
谷歌希望通过A2A协议,开启AI智能体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促进创新,打造更强大、更通用的智能体系统。有了A2A,AI在企业自动化、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想想就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