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情趣娃娃:这波操作有点猛!
最近啊,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那叫一个火!没想到吧,有个平时挺隐秘的行业也跟着“时髦”起来了——情趣娃娃。
这玩意儿其实早就有了,但现在加了AI和具身智能,一下子就有了新看点,说不定还能给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提供点灵感呢。
你看人家“券商中国”都说了,AI大模型、柔性材料、生理传感技术,这三样一结合,情趣娃娃要从单纯的“生理工具”升级成“情感伴侣”了,这背后可是个千亿级的大市场啊!
金三玩美:娃娃界的扛把子
要说情趣娃娃,广东中山的金三玩美(WMdoll)那是响当当的。老板刘江霞春节后就没闲着,投资机构、客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一拨接一拨地来。
搁以前,这场景她想都不敢想。毕竟这行业有点小众,还不太好意思摆到台面上说。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有AI了!
去年,金三玩美出了款搭载ChatGPT、Llama大模型的产品,叫MetaBox,海外卖得那叫一个火爆。这玩意儿身上有32个传感器,能通过大模型理解用户说的话,跟你唠嗑,还能对你的抚摸有反应。
刘江霞说了,以前的娃娃就是满足生理需求,现在AI能给它们情感价值。当然,这“情感”可不是白给的,想体验AI交互,先交100美元订阅费。这费用还是限时的,过期了得充钱,不然AI功能就没了,跟普通娃娃没啥区别。
刘江霞预计,MetaBox今年4月正式发布后,销售额能增长30%。现在他们正抓紧时间迭代数据,调整产能,就为了满足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DeepSeek火了之后,有人猜金三玩美会不会用DeepSeek。目前还没用。分析人士说,一方面,DeepSeek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DeepSeek的推理过程对娃娃来说可能反应有点慢。
除了金三玩美,很多同行也看到了AI大模型的威力。
深圳有家叫Starpery的公司,也做情趣娃娃,但它跟别人不一样,人家有研发团队,自己训练大模型,能跟用户语音互动,还能身体互动!
他们的想法是,未来能做出能理解语言(输入),还能用肢体动作回应(输出)的娃娃。软件靠大模型,硬件靠灵活的关节、高效率的电机、灵敏的传感器。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想法,首先要保证用户安全。
AI和情趣娃娃的结合,还带动了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股价上涨。
今年2月下旬,“人形伴侣”概念股火了一把。
比如浙江众成生产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被认为可以用在人形机器人皮肤上。远翔新材的涨停,也跟“硅胶”、“充气娃娃”有关。硅宝科技、浙江众成、趣睡科技、爱慕股份都涨停过。
AI娃娃:摸着石头过河
早在2016年,金三玩美就推出了“AI智能娃娃”,能简单对话,眼睛、手臂、身体都能动。
但那时候的AI功能还很初级,只能简单聊聊天,增加点情趣。金三玩美想加入更好的AI功能,但找不到AI科学家一起开发。他们也想让肢体活动更自然。他们试过天猫精灵和科大讯飞的产品,但效果都不太好。
早期缺乏更好的AI和具身智能技术,不只是金三玩美的问题,美国同行也一样。
2017年,美国加州的Abyss Creations公司就推出了Harmony(和谐)情趣机器人,不仅外形逼真,还有仿生机械发声头部,能编程个性和记忆功能。
但Harmony只有AI功能,通过APP和手机连接。它能跟你聊天,增加情趣,甚至会骂人。眼睛会转动,眼皮会眨动,眉毛会上扬,还能转头、低下头、改变表情。但它整个身体是“死”的,说白了就是个好一点的传统娃娃。
创始人马特·麦克马伦的目标是给Harmony开发内置摄像头的智能眼睛,能跟踪用户在房间里的活动,还想研发能拥抱和牵手的机械臂。8年前他就想到了今天人形机器人的蓝图。
伦理争议:AI娃娃的阿喀琉斯之踵
但智能化情趣娃娃一直面临伦理争议。
当年Harmony问世,成了美国科技界的热门话题。大家一方面好奇它能做什么,另一方面也批评创始人麦克马伦。有人认为Harmony越界了,是一种女性性奴役。还有人担心它会被用来模拟不道德或非法的性行为,影响社会。
还有人担心,越来越智能的AI会持续迎合人类的身理心理需求,用户习惯了它们之后,怎么面对拥有独立意志和个性的真实异性?会不会导致两性更加割裂?
另外,接入AI之后,隐私问题必须重视。有老牌两性用品品牌的客服表示,他们暂时没有上架带AI功能的产品。“因为AI语音对讲涉及到互联网信息传输,有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之前有做成人玩具的厂家,泄露了几百万份录音,所以现在没有提供这个功能。”
围绕情趣机器人,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找机器人也不愿意找一个真正的人类伴侣?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