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全球“开源之都”,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据中新社报道,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于3月20日宣布,将倾力打造全球“开源之都”。 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源与开放,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刘卫华在发布会上着重强调了数字经济的关键地位,特别指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近年来,北京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6G 以及脑机接口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成为国内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刘卫华表示,未来北京将继续聚焦于数字技术的核心突破,加速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北京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融合
具体而言,北京将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在基础模型架构、强化学习算法以及算力芯片的研究上,将会持续增加投入力度。 同时,北京还计划加快培育光计算芯片等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新兴技术。 此外,在区块链领域,北京也将加强对下一代专用芯片的研究,旨在推动区块链网络核心技术的突破。
北京还将通过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结合,积极推动 “AI + 基础研究”、“AI + 医药”、“AI + 新材料” 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教育、文化、法律等行业,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刘卫华还特别提到,要加速推进 “北脑一号” 无线高通量脑机接口系统的临床试验和产品化进程,这标志着北京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优化创新生态,夯实数字经济基础
不仅如此,北京市还将继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优化算力资源的配置,构建高质量的数据生态系统。 通过打造标杆性的孵化器和特色园区,促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量子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北京将为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铺就更加坚实的基础。 这表明北京正全力以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