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更新实体清单,将中国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智谱AI及其旗下共10家子公司列入其中。按照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规定,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实体需获得美国商务部颁发的许可证才能购买美国技术,且大多数许可证申请适用推定拒绝的审查政策。
列入原因
美国商务部将智谱AI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军事现代化建立关联,认为其AI开发和研究帮助了中国的军事能力,违反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但智谱AI在1月15日晚的声明中反驳称,这一决定缺乏事实依据。
智谱AI情况介绍 作为中国最早的大模型企业,智谱AI自2020年开始投入研发GLM预训练架构,2022年发布中英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130B并开源,2023年推出千亿基座对话模型ChatGLM,2024年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和GLM-4-Plus,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在业务发展方面,B端市场上,其大模型开放平台bigmodel.cn的API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倍,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150倍;C端方面,旗下“智谱清言”App拥有超过2500万用户,年化收入(ARR)超千万。
可能产生的影响
短期影响:
算力受限:国内的AI企业在算力上比较依赖美国的高端芯片,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智谱AI获取美国高端芯片的渠道受限,高性能计算能力可能被严重限制。
研发放缓:可能限制企业获取美国的深度学习框架、数据库系统等重要支持工具,从而影响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效率,放缓算法研发和优化的速度。
国际合作受阻:一些与美国利益相关的国际机构可能忌惮清单企业的敏感性而选择不与智谱AI合作,例如根据美国的国防授权法案,美国政府机构及其承包商被禁止与实体清单企业开展合作或采购其产品和服务,这可能进一步影响智谱AI的融资和估值,在资金层面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
长期影响:
加速自主研发:美国单方面的出口管制可能变相加速中国的技术自主化。智谱AI将加大在自主研发领域的投入,尤其在芯片设计、算法框架和基础软件方面,推动形成完整的AI技术产业链以及中国自己的技术生态。
拓展市场方向:面对算力资源不足和研发受限的困境,智谱AI可能将重心放在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AI解决方案上。同时,可能加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的技术合作和市场开拓,促进AI技术在新兴市场的应用。
应对策略建议
加强自主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在芯片设计、算法优化、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的研发力度,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例如,加大对国产AI芯片研发的投入,提高芯片的性能和自主可控性;深入研究和优化算法,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准确性。
构建国内产业联盟:与国内其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合作与协同创新。通过共享资源、联合研发等方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例如,与国内的芯片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配智谱AI模型的专用芯片;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除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合作和市场开拓外,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在全球AI领域的话语权。例如,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共同开展AI项目研发和应用推广;参与国际AI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全球AI发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