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你的个人数据正被互联网巨头们“合法”地用于训练他们的AI?在这场激烈的AI竞赛中,数据的需求如饥似渴,互联网大厂们无所不用其极地挖掘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的数据宝藏。
一些硅谷科技公司在争相获取新数据时,悄悄地将AI训练加入到他们的数据使用政策中。这些政策的更新让他们有权使用用户数据进行AI训练,通常在用户未察觉的情况下便已同意。这一现象在过去的一年中尤为明显,包括谷歌、Meta、Adobe、Zoom和X等巨头纷纷更新服务条款或隐私政策,利用用户数据来训练生成式AI模型。
硅谷巨头的小动作
科技巨头们渴望数据,他们巧妙地重新书写条款和条件,加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词,以避免引起用户的反感。通常情况下,用户在未阅读的情况下便点击同意,无意中接受了这些条款。
谷歌:隐私政策的微妙变动
在2022年末,当OpenAI发布ChatGPT并引发全行业的追赶时,谷歌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开始讨论如何利用用户数据。尽管谷歌的隐私政策限制了数据的使用方式,但去年6月,谷歌对其隐私政策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公共信息可用于训练其AI模型的内容,包括Bard和云AI功能。谷歌声明称,这些变更只是为了澄清新服务的覆盖范围,并未改变数据使用的本质。然而,谷歌也承认,在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使用个人电子邮件训练AI。
谷歌将 Bard 和云端 AI 加入到用户条款中|NYT
Meta:用户活动的数据宝库
去年,Meta更新了隐私政策,规定用户在其平台上的活动和信息将被用于训练AI,包括使用其AI工具时输入的一切内容。Meta表示,其AI不会读取私人消息,除非用户在消息中@了AI聊天机器人。Meta还将与AI互动的责任推给用户,提醒他们不要在提示中包含任何个人信息。
X(原Twitter):马斯克的AI计划
马斯克一直在推进他的AI项目。去年9月,X在其隐私政策中加入了一句关于机器学习和AI的条款,明确表示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改进和个性化服务,包括AI模型的训练。
X 在条款后方补了一句对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事项
Snap:聊天机器人的数据陷阱
Snap更新了其AI聊天机器人My AI的数据收集隐私政策,提醒用户不要分享机密信息,因为这些信息会用于训练AI。Snap表示,当用户与My AI互动时,分享的内容和位置将用于改进产品,包括个性化广告。
Snap 对于 My AI 聊天机器人的条款改动较多
Zoom:视频会议的隐私疑云
去年7月,Zoom更新了服务条款,说明会将用户数据用于训练AI,但在用户反对后澄清未经同意不会使用视频、音频或聊天内容。然而,更新后的条款仍然要求用户授予Zoom使用客户内容的广泛权限,包括重新分发和加工内容,以改进其服务和产品。
Adobe:创意云用户的隐私风波
今年6月,Adobe在其隐私政策中加入了一句关于自动化的短语,引起了用户的强烈反对,许多人担心Adobe会使用他们的创作内容训练AI。Adobe随后澄清,这些变更是为了检测和删除非法内容,并明确表示不会使用存储在Adobe云上的文件来训练AI。
Adobe 公司的用户对于数据被拿来用 AI 训练比较敏感
提前为免责铺路
尽管这些巨头的小动作引起了监管的关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长期以来一直盯着与公司隐私政策有关的欺骗性和不公平行为。今年2月,FTC警告科技公司,改变隐私政策以追溯性地抓取旧数据可能是不公平或欺骗性的,将追究这些公司的法律责任。
从硅谷巨头们在用户使用条款中的改动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在利用产品优势,将用户数据用于AI训练中。然而,具体哪些数据会被用于训练,行业内仍未达成共识。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规则缺乏的“狂野西部”现象不可避免。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面对长达数十页的用户使用条款,99%的人会直接无视。但如果产品能通过有限的数据复制出一个“你”,用户是否该更谨慎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