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方式日益多元的当下,短剧成了大家闲暇时光的“心头好”。不过,同在短剧这片流量大池子里,AI漫剧和真人短剧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有人靠AI特效让年轻人直呼过瘾,有人凭家长里短的故事打动中老年群体。
虽说都是“快节奏爽剧”,可背后的受众喜好、运营手段和赚钱方式,那差别可大了去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两大品类,从受众、运营到变现,帮你在这200亿漫剧市场里,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赚钱之道。
AI漫剧创作工具: https://www.aitop100.cn/ai-video/record

1.受众:流量池看似相同,喜好却大不同
共同点:都爱“快节奏爽感”
不管是刷AI漫剧的年轻人,还是追真人短剧的大叔阿姨,谁不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满的情绪价值呢?数据表明,这两类短剧的核心观看场景高度重合。通勤路上、睡前十分钟,这些碎片化时间就是它们的“战场”。而且,它们都遵循着“五秒留人、十秒入戏、一分钟反转”的节奏法则。就拿《武极天尊》来说,真人版在抖音拿下6亿播放,改编成AI漫剧后,又精准吸引了原著粉,靠的不就是“强冲突 + 快节奏”这个共通密码吗?
差异点:年龄、性别、需求三重分野
AI漫剧的主力受众是20 - 30岁的年轻人,占比超过六成,其中男性占比高达90%。这群年轻人对玄幻修仙题材那叫一个痴迷,什么“战神逆袭”的剧情,还有“神帝突破”“天地变色”的特效场面,都让他们欲罢不能。就连80年代的场景用AI还原出来,都能勾起他们的新鲜感。
而真人短剧则把30岁以上群体吃得透透的,甚至有三成41 - 61岁的中老年观众在追更,性别分布也更加均衡。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对年代剧、家庭伦理剧热情高涨。这类观众追求“真实感”,要么喜欢看熟面孔演员的演技,要么就爱家长里短的烟火气,细腻的情感共鸣可比炫酷特效更能打动他们。
2.运营模式:同靠IP,打法却天差地别
共同点:IP是流量基本盘,算法 + 更新撑粘性
这两类短剧都把IP当成了“流量密码”,而且都优先选择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现成IP”。真人短剧喜欢翻拍经典IP或者改编爆款小说,AI漫剧就更直接了,会把火过的真人短剧IP进行二次加工。比如魔方集团就储备了500多部关联短剧IP,当作“改编弹药库”,《武极天尊2》就是这么诞生的。
同时,它们都依赖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靠“日更甚至一日多更”的密集更新节奏,把用户的追更习惯牢牢抓住。毕竟在碎片化时代,“断更”很容易让观众转投其他作品的怀抱。
3.差异点:制作与推广各有侧重
真人短剧的制作更依赖“人海战术”。从演员选角、实景搭建,到服化道筹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单部成本通常在80 - 100万。靠演员的细腻演技和真实情感来打动观众,推广的时候还喜欢“砸钱捧演员”。现在头部短剧演员的日薪都涨到10万了,就是靠明星效应来拉流量、冲热度。
AI漫剧则靠“技术效率”取胜。先通过AI生成基础分镜,再由人工精修细节,单分钟成本甚至低至千元以下。在内容上,它专攻玄幻、脑洞题材,专门做真人拍不了的大场面,像“神力奔涌”“星际大战”这样的特效场景,在AI漫剧里就能轻松呈现。
4.商业模式:自然流 + 付费流,链路长短有别
共同点:自然流与付费流双布局,IP复用是核心
不管是真人短剧还是AI漫剧,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同时布局自然流和付费流两条路径。自然流靠免费播放赚广告流量和平台分成,比如真人短剧前几集免费,中间插播美妆、日用品广告;付费流则是解锁全集或者单点高能剧集,像AI漫剧会推出“1元看结局”“会员免广告”的服务。
而且它们都懂得“IP复用”的道理,真人短剧火了就拍续集、开发同名小程序;AI漫剧爆了就做周边、搞角色定制,还能把国内火的IP卖到东南亚市场,让一个IP赚多份钱。
差异点:变现链路与衍生空间差异大
真人短剧的变现更偏向“短期快转化”,后续的衍生玩法相对较少。顶多就是拍续集,很难开发出更多维度的产品。毕竟真人IP的形象、场景受演员档期、实景限制大。比如某家庭剧火了,想做虚拟角色周边,就会受到演员肖像权的限制。
AI漫剧的变现链路则长得多,衍生空间也更大。除了付费会员、广告分成,还能延伸出漫画单行本、虚拟角色手办、游戏联动等玩法。甚至还能做“AI定制剧情”,观众想让主角加个支线,就能付费生成专属片段。出海的时候也更灵活,改改字幕就能适配不同国家的市场。
5.大商业逻辑下:找对差异打法,比争输赢更重要
总有人问“AI漫剧会取代真人短剧吗”,其实真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短剧行业的大商业逻辑是“满足不同人群的碎片化娱乐需求”,它们不是对手,而是互补的赛道。对于团队来说,选赛道不是看“哪个更火”,而是看“自己擅长什么”。如果手里有演员资源、能控制真人拍摄成本,就深耕真人短剧,把“自然流 + 广告变现”做精,比如专门做中老年喜欢的家庭剧,靠稳定的广告单赚钱;
如果懂AI技术、能挖掘IP的长期价值,就扎进AI漫剧,把“长链路衍生”当成核心竞争力,比如开发虚拟角色、做游戏联动,靠多维度变现赚长期钱。毕竟不管是真人还是AI,短剧的核心永远是“好故事”——能让观众“一秒入戏、追更上头”的内容,再配上适配的商业模式,才能在市场里站稳脚跟。
在短剧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无论是AI漫剧还是真人短剧,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团队只有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优势,才能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