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AI工具集
  • AI资讯
  • AI活动
  • AI社区
  • AI短剧
  • AI创作大赛
  • AI小说
  • AI绘画
    AI视频
    AI音乐
    AI对口型
    AI创意二维码
    AI艺术字
    AI智能抠图
  • AI漫剧创作热门-AI社区
AI 对话

从漫剧爆发看AI内容革命:生产成本骤降,千亿市场开启

从漫剧爆发看AI内容革命:生产成本骤降,千亿市场开启
AI TOP100
1小时前

2025年,AI浪潮席卷全球,大家都在琢磨:这轮砸下数万亿的AI资本投入,究竟会引领人类走向新一轮工业革命,还是会变成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泡沫?AI没说话,却悄悄掏出漫剧这个新赛道,让大家看到了新可能。

漫剧:AI带来的新百亿赛道

漫剧赛道现在火得一塌糊涂,日流水能破三千万,全年市场预计能达200亿。这增长速度,简直像坐火箭一样,把传统内容形态远远甩在身后。这数字都快接近中国电影票房的一半了,连发展迅猛的“短剧”都被它迅速超越。这漫剧到底有啥魔力,能这么火呢?

AI在漫剧制作里可是立了大功。它把制作成本大幅压缩,每分钟只要1000 - 2500元,制作周期也缩短到10 - 13天。以前制作漫剧得靠大团队,现在一个6 - 8人的小团队,就能搞定头部IP的全程改编。这可不是简单的降本增效,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内容产业的生产方式。

AI漫剧创作工具: https://www.aitop100.cn/ai-video/record

AI漫剧

漫剧崛起,漫画地位受冲击

从传统模式到AI新变革

在当代内容产业,商业模式一直讲究“轻资产、重创意”。像三丽鸥的Hello Kitty、泡泡玛特的Molly,还有《哈利·波特》《王者荣耀》这些,一旦形成持续性的产品,就像一台印钞机一样源源不断地赚钱。可这种模式也有脆弱的一面,除了IP积淀和社交黏性,内容本身没啥“成瘾性”护城河,用户口味变来变去是常有的事。

为了对抗这种脆弱性,内容行业一直在“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之间来回折腾。一边追求工业化稳定产出,一边追求更高效的触达方式。直到AI带着漫剧来了,宣告这场折腾进入新阶段,从生产到传播的全链路重构正式开启,内容产业的底层逻辑都被颠覆了。

“爱优腾”迎来转机

从PGC到AIGC的升级

以前内容生产成本高、周期长,是个老大难问题。传统动画得上百人团队花好几个月,影视制作成本动不动就几千万,爆款还得靠运气。所以内容生产破局,一直把“工业化”当作铁律。

反映在供给侧,优质稀缺内容被拍出天价。就像欧美主要体育赛事联盟,体育版权成本每年都涨,收视率下降的NBA还签下了750亿美元的转播大合同,结果体育明星赚钱,俱乐部和转播频道却不赚钱。而且现在内容产业都变了,“短、平、快”才能抓住用户碎片化的时间。

短视频和兴趣社区开创了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解决了内容成本问题,用推荐算法匹配用户兴趣,提升内容质量,靠广告和电商盈利。AIGC(AI生成内容)就更厉害了,比PGC和UGC创作方式更高级,创作效率高、成本低、多模态适用性广,还能满足个性化内容消费需求。

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来源

AI降本增效显威力

AI在生产环节,首先就是当辅助工具,替代重复性人力劳动。代码生成领域,AI应用已经很成熟了,Meta和亚马逊大裁员就是例子。文本生成在翻译场景也很普遍,虽然生成的语言还不够“人味”,专业性和逻辑性也有欠缺,但当助手已经很不错了。音频生产领域,TTS(语音合成)技术成熟,在客服、有声读物制作等方面应用广泛。

AIGC主要下游落地场景

图像和视频生成,还有跨模态应用,才是AIGC真正有想象空间的地方。视频行业全球市场空间超3000亿美元,急需从成本泥沼中解脱。爱优腾近十年投入超1000亿元,回报却遥遥无期,10多元的ARPU值说明用户不买账,最后只有头部艺人赚了钱。游戏行业也一样,角色建模、场景设计等环节依赖大量美术人力,研发成本越来越高,网易游研发费用从100亿元飙升到170亿元以上。

网易

不过随着大模型技术升级至新阶段,单位算力成本下降,AI对内容行业的颠覆之风终于吹向视频领域,还出现了个奇特现象:互联网最差的生意,可能成了AI时代最好的生意。漫剧赛道AI降本效果特别明显。传统动态漫制作,人工逐帧处理画面、匹配音效,单部80 - 120分钟作品成本常超50万元。AI技术通过静态漫画动态化、自动配音、智能剪辑等工具,把总成本压缩到10 - 30万元,只有传统模式的1/2 - 1/5。而且周期缩短了,酱油文化用AI工具,单部漫剧生产周期控制在10 - 13天,精良制作也只要1个月,和真人短剧周期差不多。所以中文在线、点众等真人短剧公司都转型漫剧了。

影视行业成本革命也有苗头。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AIGC单元”获奖作品《潜入梦海》,4人团队耗时1周就完成了。通过Midjourney秒级生成分镜、AI虚拟拍摄替代实景搭建、开源换脸技术实现角色演绎,大片级效果制作成本控制在万元以内,只有传统实拍模式的百分之一。这么低的供给侧门槛,肯定能带来创意的海啸,“爱优腾”的春天说不定真要来了。

AI拓展能力边界

目前AI在内容生产方面,更多还是辅助角色,受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限制。中短期来看,很多领域还是以现有模式运行,像超长视频AI技术幻觉严重、音乐偏专家和IP属性、直播电商社交含量高、体育和音乐会依赖真人、主题乐园等线下实体。

但中长期来看,AI对内容产业的颠覆,在突破传统创作能力边界方面更有想象空间。题材选择和内容形态都不再受人力和技术短板限制。漫剧赛道的玄幻、无限流题材就是例子,这类题材需要大量奇幻场景和特效元素,真人拍摄成本高,还难还原网文想象力。AI通过文生图工具快速生成奇幻场景,再动态化让画面活起来,完美匹配网文IP题材特点。

AI还能实现跨模态内容生成,模糊文学、漫画、影视、游戏的边界,当编剧和导演。像头部IP《我的治愈系游戏》,能通过AI从小说文本生成漫剧分镜,再转化为动态漫。这种跨形态能力,让IP能快速适配多种形态。而且AI降低了内容创作专业门槛,非专业创作者也能参与,打破传统行业对专业资质的垄断。AIGC微短剧不用专业分镜师和导演,普通人用AI工具就能完成全流程。动态漫制作也不依赖专业动画师,网文作者能自己用AI把作品转化为动态内容,直接触达读者。

AI对不同内容行业渗透,假设在10% - 60%区间,仅中国内容产业,AIGC市场空间估算就能达1000亿元以上。

开发流程

“下一个字节跳动”或在传播领域诞生

精准用户画像提升传播效率

内容产业核心矛盾一直是“内容供给过剩”和“用户注意力稀缺”。传统传播模式依赖渠道霸权和撒胡椒面式营销,效率低、成本高,所以革新渠道就能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短视频靠UGC和推荐算法成功,就是内容即渠道的典型。Spotify作为全球数字音乐龙头,2006年出现拯救了音乐产业,它不生产内容,只是革新传播方式和渠道,通过数字实现音乐“云化”,用户从买断制走向订阅制,使用门槛降低,全球订阅用户近3亿,公司市值突破1200亿美元。

投资比例

AI在内容传播上的潜力被低估了,下一个“字节跳动”说不定就在其中。AI通过用户画像分析、智能推荐算法和场景化适配,能实现内容找人的精准链接,提升内容触达效率,生成新商业模式和产业平台。

传统传播对用户画像理解很粗线条,AI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构建精细个体画像,让内容传播更有针对性。漫剧赛道,平台通过AI分析发现早期用户90%为男性,偏好玄幻、悬疑题材,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日均观看时长1 - 2小时。基于这个画像,平台调整流量分配策略,向三线城市男性用户倾斜玄幻类漫剧推荐,推出男性向题材分账溢价政策,吸引制作公司聚焦这类内容。结果有效点击率提升27%,用户留存率提升19%。游戏行业用户画像应用更深入,实现“千人千面”内容推送,像《恋与深空》通过AI精准定位女性玩家情感需求,首月流水达5.09亿元。

智能推荐算法让优质内容突围

传统内容分发靠人工运营团队判断内容受欢迎程度,主观性强、效率低。AI推荐算法通过实时分析海量用户数据,自动识别内容与用户匹配度,实现优胜劣汰,让优质内容更快触达目标用户。

短视频平台漫剧分发就是例子。抖音漫剧流量分配模型实时跟踪用户观看行为,若用户观看某部漫剧完整度超60%、点赞率超10%、分享率超5%,算法就判定该内容“受欢迎”,推入更大流量池。2025年四季度,《我的治愈系游戏》漫剧通过算法推荐,上线7天播放量破亿,成现象级作品。长视频平台算法优化也显著,爱奇艺网络大电影分账算法把AI推荐和商业变现挂钩,通过AI优化推荐后,平均有效点击率提升34%,片方平均分账收入增长22%。

传播场景适配提升消费意愿

AI不仅能精准找用户,还能根据消费场景适配不同形态内容,提升用户消费意愿。用户通勤时倾向看5 - 10分钟漫剧短视频,居家时愿意看30分钟以上长集漫剧。AI跨模态能力能识别用户地理位置、设备类型、使用时间,自动推送适配场景内容。

微信小游戏场景适配就是典型。根据24M7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大会数据,女性玩家占比高于传统APP游戏,偏好模拟经营类内容,三线城市用户占比达50%,主要在碎片化时间玩游戏。基于这个场景分析,游戏厂商通过AI把模拟经营类游戏适配为轻量化版本,单局时长控制在5 - 10分钟,操作简化为点击滑动,结果用户留存率提升25%,付费率提升18%。音乐平台场景化传播也依赖AI,腾讯音乐分析用户听歌场景,推送适配音乐内容,场景化推荐后,用户日均听歌时长提升12%,会员转化率提升9%。

内容产业的生存之战

漫剧爆发不是偶然,是AI重构内容生产与传播环节的第一个完整案例,既体现AI在生产端降本增效和能力拓展,又验证AI在传播端精准匹配价值。从数据看,漫剧成功验证AI重构能力,头部公司月产能达30部,虽低于真人短剧100部,但行业2025Q2才大规模启动,增长速度远超预期。

漫剧之后,随着大模型技术迭代,更多内容产业将迎来变革,尤其是视频领域。短视频微短剧目前依赖真人拍摄,成本达六七十万/部,未来AI可实现文本生成视频,直接从剧本生成短剧,成本或降至10万以内,还能通过AI换脸技术让用户代入剧情。游戏AI能降低研发成本,创造全新玩法,像动态调整游戏难度、生成个性化剧情,甚至实现AI生成游戏。影视领域AI将进一步渗透制作全流程,实现“小成本大制作”,还能分析用户偏好预测市场表现,降低投资风险。

这些重构并非遥不可及,2024年OpenAI发布的Sora能生成60秒高清视频,快手的可灵AI、阿里的通义万相在短视频生成领域有突破,游戏行业AI生成角色、场景技术已实用,预计2026年规模化应用。

AI正在重塑内容产业每个环节,这种重构是全链路革命,让内容生产不受人力和成本限制,内容传播不依赖渠道和运气,让更多优质内容有机会触达用户。对内容企业来说,AI重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前提。传统模式正被无情证伪,成本、效率、用户理解三个维度优势,正在重构竞争基准。那些固守传统生产与传播逻辑的玩家,会发现自己不是和对手竞争,而是和时代为敌。AI对开篇问题的回答就是,它本质不是革命或泡沫,而是商业价值在本源上的回归与重构。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

aitop100官方交流30群

0
0
文章来源:AI TOP100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资讯
  • 阿里“千问App”强势登场,一周下载量破千万创纪录!

  • 上线首周下载破200万,蚂蚁“灵光”AI助手登顶应用榜

  • 豆包输入法低调入驻小米商店,智能语音交互成亮点

  • 腾讯元宝推出“一句话生视频”功能,基于HunyuanVideo1.5模型

  • 腾讯混元视频模型HunyuanVideo1.5正式上线:14G显卡也能玩转AI视频生成!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8日重磅!蚂蚁集团灵光App震撼上线,30秒生成应用不是梦

7天前
2025年11月18日重磅!蚂蚁集团灵光App震撼上线,30秒生成应用不是梦

Google Gemini 3.0 即将震撼发布!百万级上下文+全模态推理引领AI新时代

7天前
 Google Gemini 3.0 即将震撼发布!百万级上下文+全模态推理引领AI新时代

谷歌NotebookLM迎来史诗级更新!PPT制作神器Slide Decks正式上线,效率起飞!

3天前
谷歌NotebookLM迎来史诗级更新!PPT制作神器Slide Decks正式上线,效率起飞!

AI漫剧广告消耗激增,巨量引擎日均投放达千万级

6天前
AI漫剧广告消耗激增,巨量引擎日均投放达千万级

重磅!谷歌Nano Banana Pro图像生成模型正式上线,Gemini3加持,4K画质惊艳!

3天前
重磅!谷歌Nano Banana Pro图像生成模型正式上线,Gemini3加持,4K画质惊艳!
分享
0
0

欢迎来到AI Top100!我们聚合全球500+款AI智能软件,提供最新资讯、热门课程和活动。我们致力于打造最专业的信息平台,让您轻松了解全球AI领域动态,并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加入AITOP100社群
加入社群
AITOP100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相关链接
服务及隐私政策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粤ICP备2022124843号-2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4505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0712号Copyright © 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