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以“AIGC驱动下的短剧出海增长破局”为主题的“第七届AI短剧大会”于上海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上海东方智媒城、上海传商、短剧新势力及短剧右先生联合主办,并得到了短剧探访、欧美片场、橙调文化等机构的协办支持,灵境AI、火山引擎|云超、晨辉文创翻译亦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参与。
大会汇聚了超300位来自AI短剧产业链上下游的高管与专业人士,聚焦AI技术、IP内容创作、跨界合作及出海布局等核心议题,旨在打造一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行业聚会,共同探索AI短剧行业的未来破局之路。

“梧桐短剧奖”颁奖情况
为激励短剧行业的优秀从业者,在大会上特别颁发了“梧桐短剧奖”。该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在短剧创作、制作、技术创新与商业化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个人与机构,涵盖了导演、编剧、AI制作机构及投资制作等环节。通过 “梧桐短剧奖”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极大地激发了创作热情与行业活力。

| 序号 | 获奖主体 | 奖项名称 |
|---|---|---|
| 1 | 灵境AI | 年度最佳AI动漫工具奖 |
| 2 | 晨辉文创翻译 | 年度优秀短剧出海翻译&配音奖 |
| 3 | 火山引擎 | 云超 |
| 4 | 橙调文化 | 年度最佳文旅IP活化奖 |
| 5 | 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 | 年度口碑短剧产业园奖 |
| 6 | 盛影文化 | 年度优秀短剧海外分销企业奖 |
| 7 | 虚幻造影 | 年度新锐AI短剧制作奖 |
| 8 | 尤可利利 | 银龄内容生态筑梦奖 |
| 9 | 黄闽枫 | 新锐短剧生态天使投资人 |
| 10 | 好有本领 | 年度优秀短剧厂牌奖 |

咪咕数媒漫剧业务负责人:孙晓琳
AI驱动.IP破圈咪咕漫剧的生态构建与价值增长新路径
面对内容视频化趋势,我们持续探索AI技术与网文IP的结合。随着国内开源模型在场景一致性、特效生成等方面取得突破,我们于去年年底重启AI漫剧布局。当前漫剧行业增长迅速,预计市场规模达200亿,AI技术正有效降低成本,并填补Z世代对玄幻、脑洞类内容的需求缺口。
我们在漫剧领域采取沙雕漫剧和AI漫剧等多元漫剧内容布局,已上线多部作品,尤其女性向内容多部上榜,表现优异。基于漫剧业务实践,在内容选题和剧本创作上,我们总结出聚焦爆款网文IP改编、发挥AI题材优势、注重大情节设计、贴合Z世代偏好四大经验,积极尝试科幻、3D、与文旅、运动结合等创新题材;在AI漫剧制作上,依托咪咕自研工具“仝舟”及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开展全流程制作,如“AI拆书”等工具在小说转剧本环节大幅提升了剧本创作效率,帮助我们实现规模化工业化进行内容创作。发行方面,我们覆盖主流平台及海外渠道,并拥有中国移动专属资源。今年咪咕数媒提出了AIGC创作计划,包括开放2万本IP改编、提供基金扶持,专设AI剧场,最大限度的开放合作,与行业生态伙伴携手共进。

火山引擎大模型产品高级总监:陈杰
豆包AI:短剧创作新方式
在短剧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创作效率和内容质量成为制胜关键。豆包AI,作为火山引擎的解决方案,正以AI技术引领短剧创作新风尚!传统短剧创作面临诸多挑战,豆包AI却能迎刃而解。它拥有五大核心创作环节的全面赋能,从脚本制作到图片生成、视频转换,再到动画制作与音频驱动,一应俱全。AI分镜脚本制作高效生成剧本,AI分镜图片生成确保多镜头一致性,还能风格转换、动画制作,甚至通过音频驱动表情表演,让角色栩栩如生。火山引擎方案优势显著,不仅技术领先,更提供一站式AIGC创作平台,助力创作者轻松实现高效产出与优质内容生成。豆包AI,让短剧创作更简单、更高效、更精彩。

上海东方明珠实业副总经理:谢艺伟
AI赋能短剧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
东方智媒城,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产业主基地,正以AI技术为翼,打造国家级网络视听新片区。这里,区位优越,基建完善,更拥有超高清视听创制、版权服务、AI技术支持等共享平台,形成大视听产业集聚效应。
在短剧领域,东方智媒城全链条布局,从AI辅助剧本创作到AIGC技术优化制作流程,再到多平台分发,每一步都彰显创新实力。与百度共建的文心大模型数据生态中心,更为短剧产业注入AI新动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东方智媒城聚焦AI + 微短剧,依托出海中心与技术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内领先的AI + 短剧产业集聚区,并向国际市场拓展,引领全球AI + 短剧产业发展潮流,共筑“文媒生态产业硅谷”梦想!

上海东方明珠实业 副总经理 谢艺伟
AI赋能短剧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
在AI动态漫剧蓬勃发展的当下,行业正面临传统模式带来的高成本与低效率难题。而芭芙点满,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先锋力量,凭借的高校资源与互联网大厂背景,面对传统AI动态漫制作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痛点,芭芙点满创推出AI技术全流程解决方案。
这一方案成效显著,单分钟成本直降60%以上,低至800元,成功开启“百元AI漫剧”新时代,让AI动态漫剧制作成本大幅压缩,更具市场竞争力。其核心工具Gemini与vidu Q2强强联手,分镜效率提升3 - 5倍,动态生成一键直达,跳过繁琐抽卡环节,不仅技术领先,注重内容审美,人工优化剧本的“呼吸感”,对画面色彩构图进行艺术化调整,让作品兼具技术与艺术魅力。《保密项目》20天交付60集,便是其产能与品质双飞跃的有力证明。

圆桌论坛:内容破卷—AI短剧的多元题材创新与边界探索
主持人:蓝海星途
合伙人:杨志东
嘉宾:虚幻造影创始人徐子豪、杭州芭芙点满泛娱CEO内谷、港沃传媒CEO陈丹
内谷:表明AI技术已在动态漫画等垂直领域形成标准化工作流,并通过教育合作培养人才、推动技术落地,加速行业生态的构建。在AI内容领域打造一个可规模化的TOC(面向消费者)商业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线上工作流和制作流程,将创作高度模块化,从而降低门槛,实现内容的快速、稳定和批量生产,以覆盖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为确保这一模式的运转,与职业技术学院展开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为公司输送了适配的标准化人才,有效解决了产能瓶颈;另一方面,则将核心竞争能力从依赖个别精英,转变为植根于可复制、可迭代的系统方法论之上,从而在行业中构建起可持续的产能优势与影响力。
徐子豪:当前AI工具依赖提示词生成具体动作时,效果仍不稳定,尤其在B端高标准场景下难以直接应用。其团队通过“大场景用AI、特写与关键情节用实拍”的策略规避技术短板,反映了AI在动态精度和可控性上仍需突破。在面向企业客户时,单纯使用AI生成内容会面临报价困难的问题,因为客户普遍认为AI是“低成本”工具。他们通过“实拍 + AI”结合的方式(如为1935制作的广告),在特定场景使用AI补充大场面、特效或人物训练,既控制成本,又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感和品牌调性,满足了B端客户对“看不出AI痕迹”的高要求。
陈丹:从人力资源与IP打造背景出发,提出AI虽改变工作流,但“人的故事”仍是核心。其公司注重创始人IP与企业品牌的联动,强调在技术浪潮中,人性化叙事和独特IP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与技术工具形成互补。

灵境AI产品负责人:孙宇成
AI动漫IP内容生产 + 全球化内容平台
当下,全球动漫产业正经历技术革新,AI为内容创作开启全新篇章。“AI动漫IP + 全球化平台”项目应运而生,致力于打造“AI动漫版迪士尼”生态。自2024年技术研发启动,该项目已构建起完整产业布局。
项目拥有四大核心业务线:网文大数据平台汇聚全网小说、动态漫、小说改编短剧全维度数据,以帮助创作者提供市场风向及灵感来源;AI小说/剧本创作可帮助创作者以高于传统创作20倍的效率快速将灵感转变为小说或动画剧本;AI动漫创作工具可以将已有小说/剧本/真人短剧以传统动漫5%的成本、数十倍的效率快速将创意落地转化为动漫;灵境海外动漫平台将在海外发行大量漫剧,深入当地市场做定位精准的海外动漫平台。
技术是驱动创新的关键。全流程AI创作系统贯穿从创意到场景构建的每个环节,大数据精准分析用户偏好,实现精准创作与投放,让IP开发成功率大幅提升。在全球化生态布局方面,项目构建内容分发平台,赋能创作者,完善IP孵化、运营与变现体系。同时,重点拓展海外市场,积极传播中国动漫文化。未来已至,灵境AI诚邀全球伙伴携手共进,共享文创新机遇!

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罗岭梅
生态赋能微短剧高速成长与产业布局
在长三角地区,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正凭借独特优势,崛起为文创新高地。该产业园依托国家级南通经开区战略优势,聚焦视频制作、数字技术等六大方向,规划清晰,目标明确。
园区亮点颇多:空间布局超35万㎡,划分商务、文创、核心及滨江湾四大区域;产业生态健全,设立微短剧协拍与审核中心,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技术赋能显著,共建AI音视频实验室,借助先进算力推动技术落地应用;政策资金双保障,5亿基金搭配多项奖励精准扶持企业发展;区位环境得天独厚,交通便捷、生态宜居。展望未来,园区将深化“科文融合”理念,积极推动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链协同创新。

上海橙调文化创始人:尤可利利
剧旅联动 微短剧重塑发文旅价值链
银发浪潮席卷而来,三亿银发群体蕴藏巨大消费潜力。微短剧以“超级媒介”之姿,撬动银发文旅新生态。告别“悲情叙事”与“保健品营销”,我们以“赋能”与“连接”重建信任,激活银发文化消费潜能。
短剧升维,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创造。高投入制作、高价值内容、高情感回报,成为行业新标杆。政策引领下,短剧与文旅、普法深度融合,开启黄金赛道。“剧旅联动”模式下,短剧成为文旅体验的“超级预告片”,文旅地成为短剧“沉浸式舞台”。线上共鸣引线下归属,打造闭环生态, 让银发群体从旁观者变主角。未来,短剧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情感纽带、认知导航。让我们携手,共创银发经济新篇章!

炫佳科技联合创始人:李翔
AI赋能短剧视频素材生产
我们已能每日稳定交付十万条高质量视频素材,尤其服务于短剧等需大规模投流的场景,其过审率高达95%,且凭借全无人化的流水线,成本较常规AI工具再降80% - 90%,形成了显著优势。
在内容制作端,我们利用AI深度赋能短剧与动画生产。已有成功案例显示,仅凭客户提供的主角图片,我们即可快速生成完整短剧(如74集),并将成本压缩至传统方式的一半。同时,我们为企业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将视频制作流程模块化,为客户部署私有化的AI工具或整套平台,精准提升其生产效率。

圆桌论坛:AI动态漫的多元变现模式探索
主持人:传商策划人梦阳
嘉宾:炫佳科技联合创始人CMO李翔、书怡科技CEO黄闽枫、好有本领副总经理叶贤昆
李翔:AI在影视行业中的角色有着清晰的定位和前瞻性的思考。在他看来,AI目前的核心价值在于“降本”与“试错”,它主要解决了生产环节的成本问题,能大幅降低制作门槛,使得创作者得以用同等成本去尝试更多样化的内容。然而,他明确指出了AI的能力边界,即它尚无法替代人类的核心创意,诸如“什么样的剧情和呈现效果才是好的”这类判断,依然高度依赖于制片人、导演的经验与审美。基于此,李翔展望未来,预见到制作团队将走向极度精简化和高度精英化,一个三五人的小团队或许就能完成现今数百人的工作量。这必将引发行业竞争格局与人才价值评估体系的巨变,而未来的护城河,将属于那些能够娴熟驾驭AI工具、并以此产出顶尖内容的“网红级”创意人才或团队。
叶贤昆:从品牌方的视角出发,叶总指出,AI的价值定位并非直接削减其营销预算,而在于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更多元的“内容菜单”,实现了更高程度的个性化定制。更重要的是,AI生成的内容(如动态漫)拥有超越真人短剧的表现力,能够在风格和视觉上突破现实限制,助力品牌完成更具未来感和概念化的高级表达,甚至能作为产品开发前期的概念验证与市场测试工具。因此,他强调AI并非对原有模式的简单替代,而是通过创造全新的内容供给与传播可能性,为品牌开辟了一个充满潜力的“增量”市场。
黄闽枫:从其投资逻辑出发,明确表示更青睐于投资能构建内容生态的公司,而非单纯的技术工具。重点关注那些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具备长远眼光、懂得将短剧IP价值延伸至文旅、衍生品或特定人群(如银发经济)等长尾市场的企业。在他看来,AI技术带来的成本大幅下降是一个重大行业利好,因为它使得内容试错的成本变得可控与可计算,这不仅降低了投资风险,吸引了更多参与者入场,也极大地增加了发掘优秀项目与爆款IP的概率。而对于短剧的成功关键,黄总认为已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好故事”,更在于能否在碎片化的观看场景中制造出密集的情绪点以抓住用户。最终,那些能够形成独特风格、建立起自身品牌护城河的公司,才具备不可替代的长期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