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Opera公司正式上线了名为Neon的AI浏览器,宣称要"重新定义网页交互"。这款产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集成了三款AI助手——Chat、Do、Make。可上线后,不少用户却吐槽:"三个助手同时工作,反而不知道该点哪个?"
官网地址:Opera Neon官网平台 (海外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AI助手各显神通,但问题也不少
Neon的AI功能被放在新标签页的显眼位置。用户打开浏览器,能看到四个选项:常规搜索、聊天助手Chat、自动操作助手Do、工具创建助手Make。这种设计看似贴心,实则让部分用户犯难——"难道每次都要先想清楚用哪个助手?"
Chat是三款AI中最基础的,主打快速查询。用户输入问题,它能返回详细信息。但问题也明显:回答太冗长,用户得花时间"划重点";更尴尬的是,统计网页评论数量时,它居然会算错。对比其他浏览器的AI助手,Chat的准确率明显偏低,这是否意味着技术还需打磨?
Do的功能更主动,能帮用户预订课程、查找信息。但使用时有个硬伤:无法随时切换回Chat继续提问。比如,用户让Do订完课后想再问课程详情,必须重新打开Chat,体验割裂。此外,Do的反应速度偏慢,偶尔还会选错选项——比如用户要订周三的课,它却订成了周五。
Make则允许用户创建简单网页工具,比如记忆匹配游戏。但操作起来不够流畅,有用户吐槽:"拖个元素要等三秒,这效率还不如自己写代码。"
Cards功能:简化互动,但内容太少
Neon还推出了"Cards"功能,提供预设提示词,帮用户快速与AI互动。比如,输入"写邮件给同事",系统会自动生成模板。但目前卡片数量有限,用户反馈:"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模板,用两次就腻了。"
对比:Neon AI助手 vs 其他浏览器AI功能
功能维度 | Opera Neon | 竞品浏览器 |
---|---|---|
查询准确率 | 统计错误频发 | 准确率超90% |
多任务切换 | 无法随时切换助手 | 支持无缝切换 |
工具创建效率 | 操作卡顿 | 拖拽即用,响应快 |
预设模板数量 | 不足20个 | 超50个,覆盖多场景 |
市场接受度存疑:每月20美元,值吗?
Opera高管称,Neon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鼓励用户反馈。但每月20美元的订阅费(约合人民币145元),让不少人犹豫:"现在AI助手大多免费,Neon凭什么收费?"
更关键的是,用户觉得Neon的AI"不够聪明"。比如,Chat回答简单问题时出错,Do选错日期,Make操作卡顿。有用户直言:"它更像在'适应'我,而不是主动帮我解决问题。"
AI浏览器赛道竞争加剧,Neon能否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AI浏览器市场已现"红海"趋势。谷歌、微软等巨头均在升级浏览器AI功能,比如必应的Copilot已支持多轮对话,谷歌的Circle to Search能直接圈选图片搜索。相比之下,Neon的AI助手在准确率、流畅度上仍有差距。
不过,Opera的尝试也值得关注。若能优化AI的响应速度、提升准确率,并丰富"Cards"的模板库,或许能吸引一批追求新鲜感的用户。但现阶段,Neon更像一款"测试版产品",离"智能助手"还有段距离。
结语
2025年的浏览器市场,AI已成为核心战场。Opera Neon的野心不小,但三款AI助手同时上线,反而让用户"手忙脚乱"。未来,它能否通过迭代赢得市场?或许,答案藏在用户的反馈里。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