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编程遇上AI浪潮,企业自动化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10月10日,谷歌在著名社交媒体平台“X”的官方账号上宣布谷歌用Gemini Enterprise给出了全新答案——这款基于Gemini系列模型的平台,不仅重新定义了商业流程自动化,更将AI能力直接嵌入员工日常工作中。对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只能处理重复性任务,Gemini Enterprise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语音生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让复杂流程的自动化成为可能。
体验地址:谷歌gemini网页版官网入口(海外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从Agentspace到Gemini:谷歌的“换壳”升级
此次正式上线的Gemini Enterprise,本质上是谷歌原有Agentspace平台的“升级至2.0版本”。原Agentspace网址已自动跳转至新平台,但界面依然保持极简风格:图标、输入框、流程图构成主要交互元素。
正如OpenAI的ChatGPT靠底层模型取胜,Gemini的核心价值同样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无代码工作台允许用户跨部门整合信息,通过拖拽式操作协调多个AI代理完成流程自动化。谷歌云CEO托马斯·库里安直言:“这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用AI重构工作方式。”
三大核心能力,直击企业痛点
Gemini Enterprise的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
- 模型+无代码双驱动:即使没有编程基础,员工也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配置自动化流程。
- 生态无缝整合:深度连接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365等企业常用工具,数据流通更高效。
- 治理框架护航:内置合规审查模块,解决大型企业最关心的数据安全问题。
对比传统自动化方案
| 维度 | 传统编程/机器人 | Gemini Enterprise |
|---|---|---|
| 适用场景 | 重复性机械任务 | 复杂决策流程 |
| 实施成本 | 高(需专业团队) | 低(无代码操作) |
| 扩展性 | 固定功能 | 可定制AI代理 |
开源CLI工具:打破技术壁垒
为吸引大型企业,谷歌同步推出Gemini CLI扩展功能。这款开源终端代理如同“AI万能接口”,能连接外部工具实现预打包集成。例如,财务部门可通过一条指令自动完成报销审核、数据入账和报表生成的全流程——这在传统模式下需要至少3个系统切换。
市场:增长迅猛,但企业仍持谨慎态度
尽管Gartner预测2025年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激增150%至140亿美元,但企业采用AI的步伐依然缓慢。某制造业CIO透露:“我们测试过20多个AI项目,只有3个能真正提升效率。”数据安全、合规成本和效果量化,仍是横亘在大型企业面前的三座大山。不过,Gartner高级总监乔·马里亚诺认为,Gemini Enterprise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比竞争对手更灵活的扩展方案,尤其适合需要定制化流程的大型组织”。
随机插入:AI自动化背后的“隐形冠军”
有趣的是,Gemini Enterprise的预构建代理库中,藏着不少“冷门但实用”的功能。例如,某零售企业利用其“库存预测代理”,将缺货率降低了40%,而这一功能此前需要专门的数据科学团队开发。
从CEO桑达尔·皮查伊的愿景来看,Gemini Enterprise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谷歌对“AI普惠化”的实践——让每个员工都能像使用手机一样自然地调用AI能力。当自然语言成为新的“编程语言”,商业自动化的边界或许正在被重新书写。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