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8日,一场围绕AI生成视频的版权风暴席卷全球。美国电影协会(MPAA)向OpenAI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其新升级至正式上线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2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据CNBC报道,Sora2上线后,用户疯狂上传AI生成的短视频,其中不乏知名影视角色和品牌形象的“二次创作”,版权问题一触即发。难道AI的创造力,真要踩在版权的红线上跳舞吗?
体验地址:Sora 2网页版官网入口 (海外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MPAA:侵权责任在OpenAI,而非版权方
美国电影协会首席执行官查尔斯·里夫金直言:“Sora2上线后,用我们会员作品制作的内容在OpenAI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疯传,这责任该由谁担?”他强调,OpenAI不能仅靠版权方举报来解决问题,而应主动承担监管责任。毕竟,让版权方天天盯着平台“抓小偷”,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对比表格:传统版权保护 vs AI时代挑战
维度 | 传统版权保护 | AI生成内容挑战 |
---|---|---|
侵权主体 | 明确(个人/企业) | 模糊(用户+AI模型共同作用) |
监管方式 | 事后举报+法律追责 | 需前置审核+技术拦截 |
责任划分 | 侵权方全责 | 平台是否担责存争议 |
OpenAI的妥协与困境:从选择退出到选择加入
面对压力,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在博客中承诺,未来将为版权方提供更精细的控制选项,比如允许影业公司决定角色是否被AI使用。但里夫金不买账:“防止侵权的责任在OpenAI,不是版权方!”此前,OpenAI曾采用“选择退出”机制,即影业公司可要求角色不出现在Sora2中;但如今,平台计划转为“选择加入”模式——未经授权,Sora2将禁止使用受版权保护的角色。
不过,奥尔特曼也坦言:“系统可能无法100%拦截侵权内容,需要多次迭代才能稳定。”这话一出,又让AI版权问题成了热议焦点。毕竟,谁也不想看到007和马斯克“对战”的视频,最后被告上法庭吧?
行业先例:迪士尼、环球影业已亮剑
这场风暴并非孤例。今年6月,迪士尼和环球影业曾起诉AI图像生成平台Midjourney,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电影角色;9月,迪士尼又向AI创业公司Character.AI发出警告,要求其停止侵权。可见,影视巨头对AI版权问题的容忍度已接近零点。
AI生成内容的“双刃剑”
有趣的是,Sora2上线后,用户不仅用AI复现了经典电影场景,还创造了“詹姆斯·邦德对弈奥尔特曼”“马力欧追警察”等脑洞大开的视频。这些内容虽有趣,却也暴露了AI生成技术的另一面:当创造力突破边界,法律和伦理的底线该如何守护?
结语
AI生成内容的版权之争,本质是技术进步与法律框架的碰撞。OpenAI能否在创新与合规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正如里夫金所说:“真正的AI革命,不该建立在侵犯他人权益的基础上。”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