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当谷歌、Perplexity等科技巨头在AI浏览器赛道激战正酣时,微软突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将通过Copilot模式,把Edge浏览器升级至“代理浏览器”形态。这难道不是对传统浏览器的一次颠覆性挑战吗?
要知道,谷歌的Gemini早已嵌入Chrome,Perplexity的Comet AI浏览器也在紧锣密鼓开发中,而The Browser Company更以6.1亿美元被Atlassian收购,这场浏览器革命的火药味,可比当年“浏览器大战”浓烈多了!
微软的“非典型”策略:在旧土壤里种新树
与The Browser Company选择“推倒重来”不同,微软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在现有Edge浏览器上“动手术”。微软AI首席执行官Mustafa Suleyman在访谈中直言:“我们不会重新造轮子,而是要让AI直接接管用户现有的工具。”
比如,Copilot模式上线后,用户无需手动操作,AI就能自主打开新标签页、导航到目标网站,甚至同时阅读多个页面的内容,而用户只需“坐等结果”。这种体验被Suleyman形容为“肩膀上的小天使”——它会帮你读完所有评论、比完所有价格,甚至完成一份综合研究报告,而且所有操作都在你眼前实时展开,透明得像看一场魔术表演。
从“工具”到“代理”:AI的权限大升级
过去,浏览器的AI功能多停留在“辅助”层面,比如自动填充表单、语音搜索等;但微软的Copilot模式却试图让AI成为“决策者”。Suleyman透露:“你的AI将能使用你在浏览器中使用的所有工具。”这意味着,AI不仅能理解你的需求,还能直接调用浏览器内的插件、扩展程序,甚至与其他应用联动。
举个例子,当你想规划一次旅行时,Copilot可能会同时打开机票预订网站、酒店比价平台和旅游攻略论坛,综合分析后给出最优方案——而这一切,用户只需说一句“帮我规划一次北京到上海的周末游”。
对比:微软与竞品的路径差异
模型/特性 | 微软Edge(Copilot模式) | The Browser Company(原Arc浏览器) | Perplexity Comet AI |
---|---|---|---|
上下文窗口 | 支持多标签页实时交互 | 侧重单任务深度处理 | 聚焦搜索结果整合 |
推理速度 | 依托本地+云端混合计算,响应快 | 依赖云端算力,延迟稍高 | 优化搜索算法,速度领先 |
(小知识:代理浏览器的核心在于“主动决策”,而非被动响应。微软的路径更像“旧城改造”,而The Browser Company则是“新区建设”,哪种更有效?市场会给出答案。)
有趣的是,微软的这一策略与当年谷歌推出Chrome OS的逻辑有些相似——都是试图通过AI重新定义用户与设备的交互方式。不过,Chrome OS依赖的是谷歌的云端生态,而微软则更强调“本地+云端”的混合模式,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Edge在离线场景下表现更稳定。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