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Meta宣布,Facebook和Instagram正式上线AI语音翻译功能,助力全球创作者用母语配音内容,自动生成多语言版本短视频。这一功能最早在2023年Meta Connect大会亮相,经过试点测试后正式向全球用户开放,标志着短视频内容生态正式进入“无语言障碍”时代。
🎯 功能亮点:真实配音+唇同步,翻译效果堪比原生
1. 保留原声特色,翻译更自然
AI技术会分析创作者的声线、语调,生成的翻译配音保留个人特色,避免机械音问题。例如英语创作者翻译成西班牙语时,语气和情感表达与原声高度一致。
2. 唇同步技术提升沉浸感
开启唇同步功能后,视频中人物的口型会自动匹配翻译后的语言,解决传统翻译中“口型对不上”的违和感,尤其适合美妆、教学类需要口型配合的内容。
3. 支持双向翻译,未来扩展更多语种
初期支持英语⇄西班牙语双向翻译,后续将逐步添加法语、阿拉伯语等热门语种。Meta未明确具体时间表,但表示“会根据创作者需求优先排序”。
💡 创作者如何使用?三步搞定多语言内容
1. 准入门槛
- Facebook创作者需拥有1000以上粉丝;
- Instagram所有公共账号均可使用(无论粉丝量)。
2. 操作流程
- 上传短视频后,在发布页面点击“用Meta AI翻译你的声音”;
- 选择目标语言及是否开启唇同步;
- 预览翻译效果,确认后发布。
3. 数据追踪
通过Meta Business Suite的“关闭字幕和翻译”板块,创作者可查看按语言划分的观看次数,精准分析内容在不同地区的传播效果。
🌍 行业影响:短视频全球化进入“快车道”
1. 中小创作者受益最大
过去只有头部团队能负担专业配音成本,如今免费AI翻译功能让个人创作者也能轻松拓展海外市场。例如,一位西班牙语美食博主可快速生成英语版本,触达北美观众。
2. 平台生态竞争加剧
Meta此举被视为对TikTok的直接回应。通过降低语言门槛,吸引更多全球创作者入驻,巩固其社交媒体霸主地位。
3. 技术普惠推动文化交流
当语言不再是障碍,地域性内容(如地方民俗、方言喜剧)有机会获得全球关注,促进跨文化理解。
⚠️ 注意事项:这些细节需留意
- 翻译质量依赖原声清晰度:背景噪音或口音过重可能影响效果;
- 观众可关闭翻译提示:部分用户可能因习惯原声选择关闭翻译,创作者需通过数据优化内容;
- 多音轨功能互补:除AI翻译外,创作者仍可上传最多20条手动配音音轨,满足精细化需求。
📌 总结:技术赋能,让好内容自然传播
Meta的AI语音翻译功能,本质是用技术消除创作与传播的物理边界。当创作者无需考虑语言限制,内容创作的焦点将回归“内容本身”。对于希望拓展全球市场的用户,现在正是布局多语言内容的最佳时机——好的故事,值得被全世界听见。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