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虚拟现实、元宇宙内容创作要变天了?
2025年8月11日,昆仑万维在SkyWork AI技术发布周上,正式推出自研交互式世界模型Matrix-Game2.0——业内首个通用场景下实时长序列生成的开源模型,直接把多模态AI的“天花板”又往上抬了一截!
传统交互模型有多“卡”?连贯性差、可控性弱、场景单一
做游戏、搞虚拟现实,最头疼的就是“动态场景生成”:
- 传统方法:要么靠预设脚本,场景死板没变化;
- 依赖语言提示的AI模型:生成内容断断续续,物理逻辑总“穿帮”;
- 定制化开发:成本高、周期长,小团队根本玩不起。
Matrix-Game2.0直接瞄准这些痛点,支持每秒25帧、分钟级连续视频生成,画面流畅不卡顿,物理规律、场景语义全拿捏,用户动动嘴或点两下,就能自由操控虚拟环境,沉浸感直接拉满!
视觉驱动+3D压缩,这架构有点“东西”
Matrix-Game2.0的“黑科技”藏在技术架构里:
- 视觉驱动交互建模:告别语言提示,直接通过用户动作指令生成动态画面,像“打游戏”一样操控AI;
- 3D因果变分自编码器(VAE):高效压缩时空维度,减少计算量,生成速度“起飞”;
- 多模态扩散Transformer:逐帧生成符合物理逻辑的视觉序列,光影、动作、场景交互全自然。
最狠的是跨域适应性——不管是GTA的街头飙车,还是Minecraft的方块世界,一个模型全搞定,场景风格、物理规则自动适配,开发效率直接翻倍!
游戏、VR、元宇宙:这波“开源”要颠覆行业
Matrix-Game2.0不是“实验室玩具”,而是能直接落地的“生产力工具”:
- 游戏开发:自动生成可交互场景,减少人工建模成本;
- 虚拟现实:实时渲染动态环境,提升用户体验;
- 元宇宙内容:快速搭建虚拟世界,降低创作门槛。
昆仑万维直接开源代码,开发者、企业都能基于模型二次开发,中国在空间智能领域终于有了“自己的标杆”!
从实验室到行业:开源世界模型的“中国答案”
Matrix-Game2.0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交互式世界模型的空白,更给具身智能训练、虚拟游戏搭建、影视元宇宙生产提供了新思路。开源+实时生成+跨域适应,这波操作直接把AI的“想象力”变成了“生产力”。
总结:
昆仑万维用Matrix-Game2.0证明,AI生成动态世界,也能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未来,从游戏到元宇宙,或许每个创作者都能用AI“一键生成”自己的虚拟宇宙——这,才是技术普惠的真正意义。
模型地址: https://huggingface.co/Skywork/Matrix-Game-2.0 (海外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