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AI工具集
  • AI资讯
  • AI活动
  • AI社区
  • AI短剧
  • AI创作大赛
  • AI小说
  • AI绘画
    AI视频
    AI对口型
    视频转动漫风格
    AI创意二维码
    AI艺术字
    AI智能抠图
  • AI短视频创作热门-AI社区
AI 对话

AI录音笔Plaud.AI爆红海外:闷声发大财的中国智造?

AI录音笔Plaud.AI爆红海外:闷声发大财的中国智造?
AI TOP100
2025-06-03 11:16:24

把时间拉回到两年前,谁能想到,一款贴在iPhone背后的AI卡片录音机,能让一家年轻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在海外市场掀起一阵风暴呢?

连续创业者再出发,瞄准海外语音转文字刚需

2021年,年轻的连续创业者许高正为他的第四次创业方向发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Google上发现了一款名为“Live Transcribe”的APP,下载量居然超过了10亿。这APP可不简单,它是基于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开发的实时语音转文字应用,能把实时对话内容快速转成文本。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没办法储存音频或者文字,用户还得把信息挪到Google Pixel手机上才能用。

其实,语音转文字这个需求在国内早就火起来了。国内支持实时转写的AI录音笔在录音笔市场占比都超过35%了。可奇怪的是,在海外,却没有一款硬件能解决这个问题。像录音笔大厂索尼、Olympus、Philips,它们的产品迭代都停滞了将近十年,功能还是老样子,就只会单一录音,根本没有实时转写、多场景适配、智能降噪这些新技术。

这简直就是个大好的创业机会啊!许高敏锐地捕捉到了海外人群对语音转文字工具的迫切需求,于是创立了Plaud.AI,从录音设备入手,在第二年就推出了首款支持手机控制、具备IoT能力的录音笔产品。

你还别说,这产品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半年内公司就实现了盈利,这可真是开门红啊!

Plaud

智能录音笔引爆市场,营收销量双丰收

2023年6月,Plaud.AI又放大招了,推出了搭载AI功能、可无线控制的智能录音笔Plaud Note。这一推出,营收和销量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根据Z Potentials的报道,到2024年11月,Plaud.AI的年化收入达到了1亿美金,而且连续两年都实现了十倍增长。创始人兼CEO许高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的时候也透露,他们的产品已经向全球出货近70万台了。

许高还特别自信地说:“我们做的事情就跟无线耳机取代有线耳机一样。定价上,我们是按照业界均价的三倍来定的,但就算这样,我们还是做到了整个品类销售额的第一名。”


Plaud

投资人求而不得,项目成热门却难获融资

这么好的项目,投资人能不关注吗?可奇怪的是,公开信息里根本找不到Plaud.AI获得融资的记录,也没见哪个投资机构以资方的身份出来发声或者披露相关信息。

好多业内人士都跟硬氪说,不少投资人对Plaud.AI特别感兴趣,可创始人根本就没有深度沟通的意向。有投资人吐槽,产品Plaud Note爆火之后,好多机构都找上门来想参股,结果连创始人的面都没见着。

也有投资人坦言,虽然Plaud.AI成长速度快得超出了预期,部分机构也密切关注过这个项目,但消费科技向的产品在早期很容易踩雷,投资人很难下决心出手。

关注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人胡昀就说:“核心原因就是,AI录音笔这个产品形态其实并不创新,它的差异化价值在前期很难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再说了,海外用户和国内用户的需求差别很大,产品力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对这类项目的态度就越来越谨慎了。”

Plaud

硬件创业新转变,用户体验撬动大市场

Plaud.AI的成功背后,其实是硬件创业公司的一种悄然转变。过去,硬件创业者比拼的是供应链能力、研发实力和资金多少,可现在,创业者却能用那种难以捉摸的“体验”来撬动大市场。

硬件赛道的投资人发现,当中国公司全面拥抱全球市场的时候,这赌局就变得更加复杂了,留给投资人犹豫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就拿深圳的一家跨境电商公司来说吧,每周一晚上9点,他们都会准时开跨国周会。会议室里,电脑屏幕上跳动着Google Meet的视频画面,洛杉矶、柏林、东京和曼谷等团队成员的聊天窗口弹了出来,他们依次汇报着上周的供应链问题和渠道出货情况,中间还夹杂着泰式英语和德国销售术语。

以前开这种会,至少得两名员工参与,一个紧盯着发言同步敲字,一个用手机录音频。就算有系统自动字幕,各种专业术语和交叉讨论还是让复盘变得特别难。散会之后,他们还得把零散的笔记和录音对照起来,整理会议纪要,再逐条拆解,至少得整理半天,才能把资料送到老板桌上。要是遇到紧急问题,很容易就错过最佳响应时间。

但现在呢,这些问题用一个卡片大小的录音笔就能解决了。

Plaud Note是一款无线控制的智能录音笔,用户轻轻一按开启按钮就能开始录音。它里面内置了三个高灵敏度麦克风,录音效果清晰得没有一点杂音。它的外形特别轻薄,厚度只有2.9至3毫米,还支持Magsafe磁吸技术,能稳稳地吸附在手机背部。满电状态下,最长能连续录音30小时,还能容纳约480小时的音频内容。而且它还有AI降噪优化功能,录音结束后,内容能同步上传到云端保存,再也不用担心数据丢失了。

在功能上,Plaud Note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它是全球首款搭载ChatGPT的录音笔,把AI智能算法和录音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它支持近60种语言的文本转换,能把录音内容整理成脑图、笔记或者日记形式,大大提高了信息整理效率。

Plaud.AI发现了用户最底层的需求:录音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完成内容整理。比如说开会录音,最终目的是不遗漏关键决策点和待办事项,而不是整理出一份讲话稿。

胡昀就说:“今天市场上各种消费电子产品琳琅满目,用户对创新产品的功能集成度、场景适配性和使用体验的期待值都提高了。用户不再只为一个单一卖点买单,而是希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多元问题。对企业来说,产品能不能精准切中痛点,需要团队花时间深入场景去理解用户。”

Plaud Note能爆火,就是因为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用户体验闭环,从硬件音频采集、智能转写再到深度内容总结提炼,形成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用户不用在不同产品间切换,效率和使用便捷性都大大提高了。

就像许高说的:“未来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随身AI设备,捕捉自己说过、听过、看过的内容。”所以Plaud.AI也在不断探索,想把Plaud Note融入更多工作场景,比如在生成摘要的基础上增加协作功能,通过API打通Salesforce、HubSpot等SaaS工具系统,实现语音数据的自动识别与跨平台同步。

而且啊,如果要一边录音一边生成纪要,Plaud.AI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能赚两份钱:硬件本身售价159美元,如果要使用全部AI功能,用户每月还得再支付9.9美元的订阅费用。

Plaud

赌一把还是错过大收益?消费科技产品的投资困境

过去两年,当AI硬件创业者们都一股脑地往人形机器人、AI眼镜这些资本风口冲的时候,Plaud.AI却把目光投向了看似传统到有点平淡的录音笔品类。

在这个都快被智能手机边缘化的工具赛道,它居然捕捉到了指数级增长的潜在商业机会。

Plaud.AI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成了大热门。

可刚诞生的时候,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长期服务消费电子、智能硬件项目的FA刘畅就跟硬氪说,就算是像Plaud.AI这样创收能力强劲的项目,在这个圈子里,早期其实并不吃香。“很多时候这类项目都推不出去,可能连CEO都拿不准产品到底能不能爆,投资人就更犹豫了。”

还有个典型案例就是无弦吉他品牌LiberLive,两年内年营收就超过了10亿,销量全球第一,可在它早期参加路演的时候,投资人对这个创新品类普遍兴趣寥寥。

这类消费科技产品在资本市场往往面临着一定的认知时滞,有着独特的投资周期特性。在萌芽阶段,早期投资人因为产品需求没有经过市场的充分验证,很难预见它的用户增长潜力,所以就会踌躇不前。

但投资机会转瞬即逝。

等到产品引爆市场、现金流越来越稳健的时候,企业已经建立起自造血能力,更倾向于保持产品迭代和业务布局的独立性,反而对资本持审慎态度,这时候投资人想介入都难了。

刘畅就说:“传统消费电子投资的逻辑框架正在失效。过去投资人靠技术参数对比、市场规模测算和用户调研数据就能判断,但这种方法已经行不通了,硬件创新已经进入了一个模糊地带。”

“现在,一款硬件产品的成功标准不再由硬件参数主导,而是取决于能不能精准捕捉用户痛点和需求,和用户认知习惯、使用场景、情感诉求深度绑定。这种动态变化的关联性,是任何静态的市场分析都难以预见和决策的。”

同时,硬件赛道还普遍面临着“三明治困局”,夹在大厂和华强北白牌之间。就拿Plaud.AI所处的智能录音赛道来说,上面有手机厂商升级原生系统的AI转写、笔记等功能挤压,下面有白牌厂商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空间。

胡昀就说:“当产品差异化越来越依赖于场景创新和产品体验的时候,对创业公司来说,需要在用户洞察和软件能力构建上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资本期待的短期回报存在矛盾,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投资决策困境。”

Plaud

多矩阵产品覆盖,Plaud.AI的未来挑战

回到Plaud.AI本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们在产品研发策略上试图通过多矩阵产品形成差异化覆盖。

2024年8月,Plaud.AI推出了可穿戴式AI录音机Plaud NotePin,它采用了药丸形状的机身,可以搭配挂绳、腕带和夹子等多种配件,售价169美元。Plaud Note定位为管理者的会议效率工具,具备电话录音功能;而Plaud NotePin则专注于移动场景,以磁吸式穿戴设计适配高频对话的工作人群,像医生、建筑管理者、奢侈品从业者、数字游牧民等。

许高表示:“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场景,什么样的形态能够提供最佳的产品体验,我们就会去开发这样的产品形态。”

不过,Plaud.AI得在一个短暂的时间窗口里迅速长大、站稳脚跟,因为一旦手机本身能完成Plaud Note的功能,创业公司就很难抗争了。

但不管怎么说,Plaud.AI给无数创业者展示了一个诱人的图景:在复杂又广阔的海外市场,背靠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一个寂寂无名的年轻人也能缔造增长神话。

更多AI行业最新资讯新闻信息(ai界最新新闻)请关注AI人工智能网站--AITOP100平台--AI资讯

0
0
文章来源:AI TOP100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资讯
  • Kimi K2高速版来了kimi-k2-turbo-preview,速度直接从“自行车”飙到“高铁”

  • Producer AI正式上线:以FUZZ-2.0为核心驱动的对话式AI音乐创作工具

  • 告别“AI塑料感”!FLUX.1-Krea[dev]开源模型上线,让AI生成图像“以假乱真”

  • 马斯克放大招!Grok Heavy用户将迎两款AI神器:视频生成器Imagine与虚拟男友Valentine

  • Midjourney TV惊喜上线:创意视频直播新体验等你来!

热点资讯

豆包AI生图技术深度解析:引领中文图像生成新突破

8天前
豆包AI生图技术深度解析:引领中文图像生成新突破

阿里巴巴首款夸克AI眼镜惊艳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7天前
阿里巴巴首款夸克AI眼镜惊艳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创意加速!可灵AI"灵动画布"发布,多图参考功能迎来重大突破

6天前
创意加速!可灵AI"灵动画布"发布,多图参考功能迎来重大突破

豆包理解图片的能力升级了:深度思考模式重新定义AI视觉理解

5天前
豆包理解图片的能力升级了:深度思考模式重新定义AI视觉理解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新风向,这些亮点你必须知道!

7天前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新风向,这些亮点你必须知道!
分享
0
0

欢迎来到AI Top100!我们聚合全球500+款AI智能软件,提供最新资讯、热门课程和活动。我们致力于打造最专业的信息平台,让您轻松了解全球AI领域动态,并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加入AITOP100社群
加入社群
AITOP100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相关链接
服务及隐私政策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粤ICP备2022124843号-2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4505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0712号Copyright © 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