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上,四通集团销售总监马鹏程正围绕一台SuperSvr G5208 PCIE5服务器展开技术讲解:"这台设备集成了我们12项发明专利,仅散热系统就有3项核心专利。"展会现场公示的专利墙显示,四通围绕AI服务器的散热、架构、稳定性等核心痛点,已构建起覆盖硬件设计到算法优化的完整专利矩阵。
四通集团销售总监马鹏程对SuperSvr G5208 PCIE5服务器进行技术讲解
一、散热专利集群:三段式设计重构算力设备热管理范式
"传统散热靠增加风扇数量,而我们通过专利技术重构风道逻辑。"马鹏程展示"三段式风扇墙散热控制系统"专利(ZL202310XXXXXX.5)的三维模型,该技术采用前中后三排风扇接力送风,配合错位显卡布局形成"风墙效应",使GPU核心温度较传统方案降低12℃。实测数据显示,搭载该专利技术的G5208 PCIE5在满负荷运行时,机箱表面温度稳定在38℃,而同类产品普遍超过50℃。
G5208 PCIE5产品图册
另一项"负载动态散热调控算法"专利(ZL202410XXXXXX.3)则实现了散热效率的智能优化。"当服务器进行大模型训练时,系统会自动提升散热功率;而在待机状态下,风扇转速降低30%,噪音控制在55分贝以下。"马鹏程现场演示不同负载下的噪音变化,这种动态调控技术已应用于100+行业客户的算力中心。
二、架构专利突破:CPU-GPU直通技术改写算力传输效率标准
在专利应用演示视频中,"数据流直通硬件架构"专利(ZL202320XXXXXX.7)的实物拆解模型吸引了技术人员围观。马鹏程介绍,该专利通过硬件级优化,使8卡GPU互联的NCCL带宽超过40GB/s,"相当于在GPU之间建立专属数据高速公路,某科研机构用此架构训练70B参数模型时,迭代速度提升40%。"
展会现场四通展位图
三、专利商业化实践:从技术壁垒到产业赋能的价值转化
"专利不是技术展示,而是解决客户痛点的工具。"马鹏程翻开专利转化案例集,某云计算服务商因G5208的散热专利集群,一次性采购125台设备,"他们测算后发现,采用我们的专利技术可使数据中心PUE值从2.1降至1.6,年省电超千万度。"
这种专利优势正转化为行业标准话语权。作为"8卡RTX4090风扇卡"开创者,四通的专利技术被纳入《AI服务器散热设计白皮书》核心条款。"我们的专利布局覆盖从散热到算力调度的全链条,"马鹏程指向ISO认证墙,"配合30+软件著作权,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四、专利普惠战略:让中小企业共享算力创新成果
在展会特设的"专利技术下沉区",马鹏程演示了专利技术的轻量化应用:"我们将服务器的散热专利技术模块化,某电子厂用这套方案改造AI质检设备后,故障率从15%降至2%。"这种技术普惠源自四通的专利开放策略,已与100+中小企业达成专利授权合作。
"算力创新不应是大企业的专属。"马鹏程透露,四通正筹建"算力专利共享平台",计划开放10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免费使用权,"让更多企业能用专利技术提升算力效率,这才是创新的本质。"
展会现场四通展位图
从深圳实验室的专利图纸到全球算力中心的运行数据,四通集团用42项专利构建的技术体系,正在重新定义AI基础设施的行业高度。当马鹏程在展台上拆解专利技术模型时,那些凝结在金属结构中的创新智慧,正化作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算力动能——这或许是对"让智算触手可得"最坚实的技术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