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江湖风云变,豆包又把元宝超!
话说这AI圈,真是比翻书还快!前脚还在讨论谁是老大,后脚排名就变了。就过去短短60天,国内AI原生应用下载排行榜,那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换了好几茬了。
这不,截止到4月15号中午,苹果商店免费APP下载榜上,豆包又双叒叕超了DeepSeek一把,蹦到了第二的位置。可怜的DeepSeek,被挤到了第三,而腾讯家的元宝呢?直接滑到了第七名,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啊!
想当初,腾讯元宝那可是风光无限,2月13号就靠着率先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占尽了风头。3月3号更是直接干掉了豆包和DeepSeek,第一次登顶,可谓是“出道即巅峰”。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即使有DeepSeek加持,加上砸钱推广,元宝还是被豆包给超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AI应用这仗,光靠DeepSeek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帮你一时,却不能让你赢得最终的胜利。
现在大家都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了,用户新鲜劲儿一过,就开始犯懒了。 就像傅盛说的那样:“产品体验好个20%、30%,用户根本懒得换。只有强10倍以上,才能真正打动市场!”
更别说,元宝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本来就比豆包差了一截。 这也成了它再次被豆包赶超的原因之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刘姓产品经理说了:“DeepSeek,包括接入DeepSeek的元宝,现在更像是商品化的模型,而ChatGPT和豆包,那才是完善的产品,功能丰富,用户粘性更高。”
看看最近元宝和豆包AI的更新就知道了。最新版的元宝,有些人下了之后,发现居然找不到智能体功能!
元宝官方的解释是:“部分功能还在调整迭代中,AI应用可能暂时没显示,大家耐心等等哈。”
这边元宝还在修修补补,豆包那边已经开始借力抖音了。3月份就传出抖音测试接入豆包AI能力,现在又扩大了内测范围,有些用户在抖音消息列表里,直接就能看到豆包联系人,点进去就能下载或打开豆包APP。
字节这是想用抖音的流量,给豆包导流,增加用户粘性。虽然微信也接入了腾讯元宝,但想在微信里找到元宝,可比在抖音里找豆包麻烦多了。
不过,在大模型技术还没成熟的时候,AI应用排名随时都可能变。DeepSeek的出现,就让整个行业面临了很多不确定性。这些挑战,也给了豆包和元宝继续较量的机会。
A面:模型、产品,各显神通
为了把用户牢牢地抓在自己的APP上,过去两个月,元宝和豆包在模型和产品更新上,都下足了功夫。
接入DeepSeek才4天,腾讯就赶紧把自家的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放到了元宝上。紧接着,3月1号,又上线了“混元快思考模型Turbo S”。
字节这边,坚持不接入DeepSeek,而是自己搞研发。3月18号,豆包APP全量上线了深度思考功能。过了十天,又更新了一波,直接把联网搜索功能融合到了思考过程中,实现了“边想边搜”。简单来说,就是把联网搜索和深度思考合二为一了。
一位大模型创业者李振认为,这是两家公司在模型差异化上,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元宝更注重缩短答案生成时间,豆包则更注重答案的准确性。
之前就有人说,模型会越来越不同,而不是越来越相似。 元宝和豆包最近的动作,就验证了这一点。
原本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就落后的元宝,这次表现得更加积极。官方数据显示,接入DeepSeek后的35天里(2月13号到3月18号),元宝更新了30次!
拍照问答、识图、语音输入、支持检索历史对话、支持折叠/展开思考过程、支持停止生成回答、可重新编辑……豆包有的功能,元宝在最近两个月里,都密集地补上了。
某种程度上,DeepSeek成了腾讯元宝产品更新的加速器。2月中旬以后,元宝的版本更新从过去的月更变成了周更,现在更是直接变成了日更!
在产品更新上慢下来的豆包,则选择了另一条路,那就是持续强化和抖音的联动。
最新的动作,就是扩大抖音消息列表中植入豆包作为联系人的内测范围,引导更多抖音用户下载或使用豆包APP。
在此之前,豆包已经支持在生成答案中向用户提供抖音短视频内容,并在3月中旬内测了一项新功能,用户在对话内容下面往上滑,就会出现基于用户兴趣和对话推荐的内容流,简直就是在豆包里再造了一个迷你版的“抖音”。
抖音的内容生态,正在成为豆包增强用户粘性、对抗腾讯元宝+DeepSeek的重要武器。
两家公司的这些动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元宝的月活用户从去年12月的211万,飙升到了今年3月的约4000万,豆包则从去年12月的7523万,继续增长到了3月的1.1亿。
但它们都被DeepSeek压了一头。截至3月份,DeepSeek的月活用户达到了1.9亿,成为了国内AI应用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
B面:产品为王,体验至上
从一度领先豆包,再到被豆包重新赶超,元宝在下载量排行榜上的变化,也让大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接入DeepSeek可以带来一时的用户增长,但它可能无法让你持续增长。
说到底,应用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的完善性,才是培养用户忠诚度的关键。
就像刘凯不认为DeepSeek能威胁到OpenAI一样,靠接入DeepSeek打出差异化的元宝,也很难和豆包在用户规模上掰手腕。“因为它更像是一个商品化的模型,而豆包更接近一个完善的产品,从而使其具有更持久的竞争力。”
OpenAI的ChatGPT就是个成功的例子。除了OpenAI提供更强大的基础模型之外,ChatGPT背后还有一系列附加功能,构建起了当下最丰富的产品体验。
在这方面,从2月中旬之后才开始发力的元宝,已经慢了好几拍。
产品更新落后一步的另一个影响,体现在跨设备的多端平台开发上。直到2月28号,元宝才正式发布了电脑版客户端。在刘凯看来,多设备的转化对用户留存率的提升也有帮助,因为这样“用户就可以在周末和工作日,都能找到使用AI助手的便捷方式,厂商也能借此更深度融入用户的生活。”
此外,模型选择带来的用户体验差异,也可能导致用户做出不同的选择。
相比元宝植入的混元自研大模型和DeepSeek,豆包没有提供多模型选项,也没有联网搜索的额外选项。这些更拟人的设计,都使得豆包在用户体验上更好一些,尤其是面向下沉市场用户和老年人群时。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随着各家AI应用都加入了深度思考功能所带来的思维链展示,用户对接入DeepSeek类产品的好奇心开始有所消退。这些因为好奇而来的试用型用户,留存率往往较低。
当好奇心消失后,用户就开始犯懒了。就像傅盛说的那样,如果你的产品体验只好了20%、30%,就很难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C面:马拉松竞赛,谁能笑到最后?
残酷的现实是,不仅仅是元宝和豆包,所有的大模型公司,都在努力追求产品力强10倍以上的应用,并以此来击穿市场,就像DeepSeek已经做到的那样。
面对一个新模型层出不穷的未来,AI应用的比拼,正在变成一场新的马拉松竞赛。“你不能因为一次发布而过于沮丧,也不能指望靠一次发布就奠定胜局。”李振说道。
年初DeepSeek惊艳亮相后,更强大的GPT 4.5、Grok 3,以及Anthropic的Claude 3.7都来了。
对于元宝来说,即将发布的DeepSeek R2新模型,无疑将是它再次吸引用户的重要时刻。
3月份各家纷纷推出自研推理模型的时候,就有外媒爆料,DeepSeek正在加速推出R2模型,原计划5月初发布,但现在官方希望能尽快发布。
当然,豆包也留有后手。最近,字节最新的深度思考模型Seed-Thinking-v1.5对外亮相了,官方说它在数学、代码等多项推理任务中,超过了DeepSeek R1,而且参数规模更小。DeepSeek R1的总参数是671B,而Seed-Thinking-v1.5的总参数只有200B。
除了通过新模型来吸引用户之外,留给元宝和豆包的另一场较量,或许将发生在AI Agent领域。
3月份,AI创业公司蝴蝶效应发布的应用产品Manus,以世界首款通用AI Agent的名头,震惊了业内。
黄仁勋在英伟达GTC 2025开幕主题演讲中,更是预告说,AI行业正在从生成式AI进入Agentic AI的新时代。
2025年被认为是AI Agent元年,OpenAI就推出了Deep Research,马斯克的Grok 3也推出了DeepSearch功能,国内智谱AI也上线了AutoGLM,号称可以实现边想边干。
这些AI Agent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自主打开并浏览网页,完成从数据检索、分析到生成报告的全过程。
Manus的爆火,说明市场对通用智能体有很高的期待和迫切的需求,也预示着AI发展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AI Agent爆发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后,大家开始关注谁能做出真正好用的AI Agent。
一旦成功,这或许将是国内外AI厂商追求的下一个“流量密码”。现在,就看元宝和豆包,谁能抢占这个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