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是不是也爱上了和AI聊天?
还记得那部电影《Her》吗?人跟AI谈恋爱,听起来有点科幻,但现在AI聊天机器人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里了。不管是吐槽工作,还是分享秘密,AI都能秒回你一句“我在听”。它们温柔、客观,还特别会鼓励人,简直是理想倾诉对象!
但问题来了,天天跟AI聊天,真的好吗?我们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宅,更孤单?
OpenAI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就做了个研究,想搞清楚跟AI聊天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别着急,先划重点:
研究结论抢先看:
- 聊得越久,越孤独:每天和AI聊天超过140分钟的“重度用户”,更容易感到孤独。
- AI是工具,也是伙伴:虽然AI设计初衷是工具,但用户会不自觉地把它们当成情感寄托。
- 聊什么很重要:聊私人话题更容易孤独,但没那么容易上瘾;反而是闲聊,更容易让人不知不觉依赖AI。
- 女生更容易对AI动感情:而且,用异性声音跟AI聊天,更容易感到孤独和依赖。
- 语音聊天,适度是关键:每天用AI语音聊天5-10分钟,能减少孤独感;但超过半小时,就可能“上瘾”。
- 个人因素影响大:你的情感需求、对AI的看法,以及使用时长,都会影响你是否容易对AI“上瘾”。
这个研究是怎么做的?
要知道,AI内部的运作机制就像个“黑箱”,想搞清楚AI怎么影响人的情绪,可不容易。这次OpenAI和MIT用了个“双轨研究”方法:
1. 大数据分析:
他们分析了4000万次用户和ChatGPT的对话,看看大家都在聊什么,有什么情感倾向。然后,他们又问了4000多名用户,跟AI聊天是什么感觉。
2. 随机对照实验:
他们找了981名志愿者,让他们每天和ChatGPT聊天至少5分钟,聊了四周。然后,再问问大家对AI的看法、孤独感、社交情况等等。
研究发现了什么?
- AI对话很少有情感:大部分人还是把AI当工具用,查资料、写东西,很少会跟AI倾诉感情。
- “重度用户”有点特别:虽然大部分人很理性,但有少数人会把AI当朋友,特别依赖AI,甚至让AI叫自己昵称、给自己加油。
- 语音模式很微妙:用语音聊天,适度能减少孤独感;但聊太久,反而容易“上瘾”。而且,高级语音(听起来更像真人)比中性语音更容易让人“上头”。
- 聊天的内容很重要:聊私人话题,虽然孤独感会增加,但对AI的依赖程度反而不高;如果是闲聊,依赖感会悄悄上升。
- 个人因素是关键:如果你本来就觉得孤独,或者很容易依赖别人,就更容易对AI“上瘾”。
敲黑板!如何避免对AI“上瘾”?
OpenAI和MIT的研究人员说了,AI开发者要注意“社会情感对齐”,既要让AI完成任务,也要避免过度拟人化,免得用户过度依赖AI,影响正常社交。
说白了,就是别让AI太像人,免得我们分不清虚拟和现实。
其实,我们对AI的态度挺矛盾的。一方面,希望AI更懂我们,能理解我们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担心AI影响我们的社交关系。
所以,和AI聊天,适度就好!别忘了,现实生活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