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圈炸锅了!DeepSeek免费“国民教育”背后,谁瑟瑟发抖?
最近啊,DeepSeek 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直接把国内AI大模型这池子水给搅浑了。之前大家还慢悠悠地玩着,现在突然发现,不跑快点就要被淘汰了!DeepSeek这波操作,免费给全行业做了个市场教育,但也让那些先行者们心里悬了把刀啊!
就拿AI“六小虎”里的智谱来说吧,这可是清华大学知识工程研究室出身的“国家队”。可最近又是疯狂融资,10天搞了15个亿,又是人员变动,从一线到高管都有震荡。这冰火两重天的,简直就是现在除了DeepSeek之外,大部分大模型玩家的真实写照。
听说2024年底,智谱AI估值都200个亿了,融了30个亿。杭州城投、上乘资本、华发集团这些国资背景的大佬,赶紧排队送钱。但也有风投圈的朋友说,DeepSeek这么一搞,智谱的估值肯定受影响,赶紧拿钱可能是怕以后价格跌了。
一边是疯狂融资,另一边是团队收缩。之前人多的时候都一千多号人,现在交付和销售部门都在裁员。高管也走了好几个,应用AI与合作副总裁李惠子、首席战略官张阔、副总裁曲滕都先后离职了。
不光是智谱,“六小虎”的其他成员,还有BAT、字节这些互联网大厂,都在琢磨着怎么应对DeepSeek带来的影响,这春天里都透着一股寒意了。
DeepSeek时代来临!游戏规则变了
DeepSeek 就像一块巨石砸进湖里,直接改写了国内大模型的竞争规则。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性能号称能打GPT-4o,成本还只有十分之一,一下子成了行业标杆。这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技术门槛降低了,客户也被分流了。好多企业都开始自己部署,一些小硬件厂商也抓住机会,推出“DeepSeek一体机”,直接抢了智谱这些大模型的To B私有化部署市场。
智谱现在To B和To C两头都想抓,但CEO张鹏之前可是坚定地支持To B的,他说做C端产品就是为了给B端客户展示实力。智谱还学云厂商,搞了个按区域划分的销售团队,挖来了之前在字节跳动飞书当首席商业官的吴玮杰。副总裁陈雪松之前在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干过,也带了一批销售人才过来。
之前市场好的时候,智谱MaaS平台也积累了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2024年商业化收入涨了不少。To B和To G项目也中标了32个,金额1.3个亿,仅次于科大讯飞和百度。
但DeepSeek 带来的AI平权,直接把政企单位给卷进来了。深圳福田区搞了70个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AI数智员工”,上海交通大学也在国产芯片组成的算力集群上,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模型的本地部署。抢政企大模型订单的,不是智谱这些先行者,而是联想、中兴、浪潮、神州这些更传统的数据设备商、算力服务商,甚至深圳华强北的小商家都想来分一杯羹。
听说,有些政企订单都明确要求“支持DeepSeek接口”了。BAT这些大厂可以两条腿走路,自研和开源都搞,但像智谱这样的“六小虎”,就只能押宝在自家大模型的底层技术上。要是被DeepSeek甩太远,就没啥竞争力了,所以资本市场也开始重新审视闭源大模型的价值了。
AI六小虎:有人欢喜有人愁
AI行业竞争激烈,DeepSeek这一搅局,让大家更慌了。“六小虎”里,智谱还算好的,有些落后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听说,除了和智谱齐名的阶越星辰,其他“六小虎”最近一年高管变动都挺频繁的,DeepSeek 出现后,离职潮好像有加速的趋势。
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焦可离职了,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陈炜鹏也要走了,听说他们都要去AI创业了。MiniMax的副总裁魏伟,之前在腾讯云做企业服务的,年初也离职了。
人员变动,业务方向肯定也要变。百川智能现在转向垂类医疗领域,可能就是想在特定领域深耕,避开和DeepSeek 这些大佬的正面竞争。但这样一来,在通用AI大模型市场的竞争力可能就下降了。
零一万物也被逼着调整业务模式。CEO李开复无奈地表示,要先巩固实力,拿到更多“弹药”。现在零一万物正在拆分业务“造血”,李开复说要先找投资人聊聊。
在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过度专注于应用层的变现,即使是为了融资,也可能在技术核心竞争力上和领先者拉开差距。
去年的行业明星月之暗面,也被认为受影响比较大。之前Kimi在全网投广告,现在听说已经调整了投放策略,暂停了多个安卓渠道的投放,把APP榜首让给了最近疯狂投流的元宝。
DeepSeek掀起的开源浪潮中,智谱、MinMax 和阶跃星辰都有一定的开源基础,更有优势。但DeepSeek公开的代码更适配英伟达的CUDA框架。考虑到未来国产芯片替代是大趋势,“六小虎”在开源这条路上还是有机会的。
大厂自救:各显神通
最近百度、阿里、腾讯都发布了财报,AI 成了他们最想贴的标签。
之前入局慢了的腾讯,第一个放下身段,全面接入 DeepSeek。除了元宝接入了DeepSeek官网服务器容量不够溢出的流量外,微信、腾讯文档、QQ浏览器、腾讯音乐等C端产品,都迅速地倒戈,丝毫不顾及自家混元大模型的感受。
以云服务为代表的大厂B端业务,更适合接受DeepSeek的“改造”。除了腾讯云,还有百度云、阿里云、华为云和字节跳动的火山引擎,都在春节假期里加班加点上线了接入DeepSeek的版本。
“借鉴”了多模型优化的算法,降本增效后,大厂之间的云战争肯定要加剧价格战力度。听说训练Deepseek V3的成本,只有 Meta 公司的大语言模型 Llama 3 的7%,而 OpenAI 训练 ChatGPT-4o 花的钱更多,芯片也用了更多。
有云计算服务商的销售人员说,去年全行业的价格战,大家以为是字节、阿里在打头阵,实际上从下半年开始,DeepSeek在小范围内释放出的超低价,更让大家不敢放松。
大厂们也逐渐回归到DeepSeek 所带来的弯道超车路线。不管是老巨头BAT,还是新贵字节,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向AI山头发起冲锋。
比如背靠抖音流量的豆包,就一直坚持未与DeepSeek融合。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9日,豆包的周日均活跃用户数也还行。
对大厂来说,开源还是闭源,免费还是收费,都不是太大问题。而智谱一边开源一边“过冬”,或许会成为国内AI大模型赛道从狂热走向理性的标志。
DeepSeek的出现,让全行业重新审视技术、资本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开源不再是空喊口号,而是生存的必需品;商业化也不能只靠政府订单或资本泡沫,而要扎根实际场景。熬过冬天,春天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