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进攻”AI:本地生活巨头的战略转型
美团(03690.HK)正全力投入人工智能(AI)领域,预示着这家本地生活服务巨头正在进行战略转型。
在最近的业绩报告中,美团展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表现出色,新业务亏损持续收窄。全年营收达到3375.92亿元,同比增长22.0%;经营溢利368.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6%。
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团首次详细阐述了其AI战略,表明了拥抱技术变革的决心。
美团CEO王兴认为,AI将颠覆各行各业。他强调,美团将积极主动地利用自身优势“进攻”AI,而非被动防守,这是美团发展的必然选择。
All in AI:三个层面的战略部署
美团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详细介绍了AI部署,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首先是“AI at work”,即在工作中应用AI。美团计划将AI融入超过10万名员工的日常工作和业务运营中,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其次是“AI in products”,即在产品中应用AI。美团将利用AI升级面向企业(2B)和消费者(2C)的产品和服务,并推出原生AI产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商业伙伴。
第三是“Building LLM”,即构建内部大语言模型。美团将加大资本支出,持续投资内部大模型建设,并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模型训练和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据介绍,美团已开发了一款内部大语言模型,并将其与外部模型进行对比,为员工提供了人工智能编程、智能会议、文档助手和AI销售助手等工具,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客户服务方面,基于内部大模型开发的人工智能客服Agent,试点运营结果显示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此外,在消费者端,美团已开始在部分品类中测试人工智能助手,以改善搜索和交易体验,例如推出餐厅助手和旅行预订助手,支持文字或语音交互。
除了自研大模型外,美团还整合了市场上其他主流模型,以支持内部产品开发团队探索由AI驱动的产品和服务。
王兴透露,美团正在开发一款全新的AI native products,预计这款更先进、智能的人工智能助手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为了支持AI探索,美团在过去一年里优先确保GPU资源供应,投入数十亿元,并计划在2025年加大对AI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
王兴还认为,AI将极大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除了自动驾驶配送车辆和无人机方向的自研外,美团还通过战略投资支持机器人、自动驾驶领域的初创企业。
坚守核心:本地商业的基本盘
在积极拥抱AI的同时,美团仍需坚守其核心业务。
过去十几年,美团在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建立的强大即时配送网络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作为本地生活“霸主”的护城河。
核心本地商业依然是美团业绩的主要引擎。2024年,该分部收入同比增长20.9%至2502.47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5.4%至524.15亿元,其中第四季度收入和经营溢利同比增速分别为18.9%和60.9%。
外卖业务方面,美团2024年外卖日订单峰值突破9800万单;同时,大力发展闪电仓,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到店酒旅业务也表现良好,全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5%,年度交易用户数及年度活跃商家数均创历史新高。
美团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团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2024年全年,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1547元。
美团已明确表示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启动骑手社保试点,目前已在人社部指导下完成方案设计,并投入14亿元用于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覆盖7省市600万骑手。
网经社电子商务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认为,美团业绩增长得益于即时零售的规模化渗透、到店酒旅的协同效应释放以及成本优化。不过,2025年本地生活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局。
陈礼腾指出,美团未来面临的最大成本挑战将来自骑手社保新政的潜在冲击。若社保新政全面实施,每单配送成本可能增加0.3元至0.5元,全年新增成本约50亿元,对核心本地商业的利润率构成直接威胁。
他认为,美团在骑手社保问题上采取“渐进式”策略,但如何将短期成本转化为长期运力优势,仍是其守住基本盘的关键挑战。
新业务与海外拓展:开辟增长新曲线
美团新业务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部分业务主要包括食杂零售(快驴、优选等)和软硬件服务(美团SaaS、骑行、充电宝等)。
目前,美团新业务虽尚未盈利,但亏损率大幅收窄。2024年全年,美团新业务分部收入保持25.1%的增长,达到873.44亿元;经营亏损由2023年的202亿元收窄至2024年的73亿元。
美团对新业务表现出战略耐心。王兴表示,新业务以长远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不会立即反映在我们的损益数据中,大家要有一点耐心。”同时强调,在投资策略上,美团会谨慎评估每一项新业务的投资回报,并保持足够灵活性。
王兴认为,中国食杂零售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而目前这块在线渗透率仍然很低。”他还指出,美团的部分新业务已取得不错的发展,如B2B餐饮供应链(快驴)、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美团优选在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后,效率有实质性提升。
当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时,出海成为许多企业寻找增长的新选择,美团也不例外。
在海外市场探索方面,作为市场新玩家,Keeta自去年10月在利雅得上线的后,目前已覆盖沙特6个以上主要城市,并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王兴表示,外卖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和国外都已被验证,有着清晰的盈利路径。中东等海外市场有更高的客单价,用户付费意愿也更强,外卖平台的利润率水平也高于国内。
不过,对于沙特以外的中东市场,美团“仍然在进行研究”。“从长远来看,美团在海外的拓展不会像在国内一样地迅速,而是希望先把食品配送的流量做起来,把基础设施打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