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AI布局:谨慎前行,社区为本
2025年初,当腾讯元宝借力DeepSeek,强势进驻微信“九宫格”时,小红书的AI搜索产品“点点”也悄然升级,增加了“深度思考模式”。官方将其描述为拥有“DeepSeek一样的深度思考功能”和“小红书数据库”。
小红书官方已确认,点点确实接入了DeepSeek。与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将DeepSeek全面接入旗下产品不同,小红书、B站、知乎等内容社区平台显得更为审慎。知乎仅在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中试水DeepSeek,B站虽认可DeepSeek对内容价值挖掘的潜力,但尚未公开相关进展。小红书则在点点App增加深度思考模式的同时,一度下线了小红书App内置的“问点点”入口。
3月19日,“问点点”入口完成升级并重新上线,但入口位置有所调整,从首页搜索栏转移至点点小红书官方账号个人资料页。
目前,小红书的AI能力主要集中在内容搜索、推荐和广告智能分发。AI搜索旨在高效连接用户与丰富的笔记内容。无论是否借助DeepSeek,小红书始终将社区生态和用户体验放在首位,视其为业务发展的基石。
点点的“进”与“退”:策略调整,用户至上
2月下旬,点点App上线深度思考功能,自称基于“小红书上亿人的真实生活经验”,可“3秒给你全网靠谱答案”。安卓用户也很快体验到该功能。小红书重视用户运营,积极听取用户反馈。用户普遍认为,深度思考功能的上下文关联、图文关系处理、长篇幅历史记录检索以及回答准确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尽管点点官方账号在宣传中提及DeepSeek,甚至使用了“DeepSeek×小红书=点点”的表述,但并未大肆宣传。对于用户关于点点是否接入DeepSeek的疑问,也未予回应。
有行业人士分析,点点的深度思考功能可能只是“套了其他大模型的壳子”。此前,小红书的AI聊天助手“达芬奇”和“宠物小伙伴”就被曝出基于MiniMax的基座模型。2025年1月,大量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平台紧急上线的一键翻译功能,也是调用了一款国产大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点点团队的用户访谈招募中,DeepSeek被单独列出,并涉及用户使用频率、提问截图等。这或多或少体现了小红书对DeepSeek的关注和借鉴。
与点点App的“进”不同,小红书App内置的“问点点”入口经历了“退”。2月28日,该入口暂时下线,官方称是为了“能力升级”。
“问点点”入口一直处于内测阶段,仅部分iOS用户可以通过申请获得使用资格,在搜索框下方展示。安卓用户只能通过点点App或微信小程序体验。
3月19日,“问点点”入口重新上线,但入口位置从首页搜索栏提示词改为点点官方账号个人资料页。尽管用户完成对话后可在消息界面找到入口,但与之前的搜索时直接触发相比,位置有所后撤。这或许是为了避免对用户体验造成干扰。
这意味着,小红书虽然为AI搜索业务锚定了“生活搜索”方向,并以独立App形式进行试水,但并未倾注过多资源,尤其是在腾讯大力扶持腾讯元宝的情况下。
小红书AI战略:两大方向,务实推进
2023年10月,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表示,小红书在大模型上的布局更关注产品和应用。当时,小红书正在内测“资讯问答类产品”,如“搜搜薯”和“点点”,提供旅行攻略等生活百科帮助。
同年,小红书组建了自己的大模型团队,并吸纳多个部门参与AI业务研究。内部一直在讨论AI业务,最初以专项形式推进。
王晓博认为,小红书对大模型的态度较为冷静。一方面,生成式AI带来的内容版权问题与用户原创相悖,需要谨慎对待。另一方面,小红书面对新业务时一贯采取谨慎策略,不会一开始就大举投入,而是先在小范围内试水,再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因此,小红书一边自研大模型,一边以其他大模型为基础,进行小红书领域的预训练,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内容分发、广告创意生成等业务场景。2024年下半年,小红书成立了应用算法部,作为“技术创新的引擎”。大模型算法相关岗位的薪资高于搜索广告推荐岗位,工作强度也更大。
开源的DeepSeek,让自研大模型不再是必要选项,企业纷纷转向AI应用的落地。对小红书而言,这可以归纳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现有业务结合的“AI+X”,如搜索、广告、推荐、智能客服、内容创作工具;二是标准化的AI技术能力,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2024年12月至今,小红书发布了多个与大模型有关的招聘岗位,涉及训练、推理、应用等多个领域,覆盖创作发布、内容推荐、商业化等具体业务场景,旨在解决用户实际问题。
在DeepSeek之前,小红书已经是MiniMax的合作客户。2023年,小红书投资了MiniMax和月之暗面。月之暗面的产品Kimi一度是投放最猛的AI工具产品之一。
小红书并非以烧钱投放见长,它更倾向于利用自身平台进行推广。在AI应用落地层面,小红书更像是在投石问路,及时调整反响平平的项目,迭代升级获得好评的应用,或许,点点搜索正承担着这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