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AI工具集
  • AI资讯
  • AI活动
  • AI社区
  • AI短剧
  • AI创作大赛
  • AI小说
  • AI绘画
    AI视频
    AI对口型
    视频转动漫风格
    AI创意二维码
    AI艺术字
    AI智能抠图
  • AI短视频创作热门-AI社区
AI 对话

AI焦虑:Deepseek爆火后,老板们的“AI崇拜”与打工人的困境

AI焦虑:Deepseek爆火后,老板们的“AI崇拜”与打工人的困境
AI TOP100
2025-03-07 00:37:39

明史爱好者甘总的AI破防之旅

我的朋友甘总,一位资深的明史爱好者,运营着一个历史公众号。 近期,他专注于撰写明末清初降将的故事。自从春节期间Deepseek走红后,甘总开始尝试利用AI提高写作效率。

结果令人震惊。 在我的印象中,甘总一直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但Deepseek成功地让他“破防”了。前几天,他让AI编写明末将领刘兴祚的故事。 尽管这是一个冷门的历史人物,Deepseek却毫不犹豫地输出了大量内容,并贴心地附上了文献来源。

然而,甘总发现:Deepseek提供的内容与史实严重不符。

历史上,刘兴祚于1630年去世。但在Deepseek的笔下,降将刘兴祚竟然“复活”,并在1632年创作了充满忠义气节的诗歌。

正文如此,参考文献自然也靠不住。 经过核实,Deepseek提供的参考文献均为捏造。

专业术语称AI生成的这种“看上去真实,实则虚假”的内容为“幻觉”。

在早期研究阶段,AI的“幻觉”被视为积极的信号,因为它表明AI学会了“像人一样说话”,甚至可以提供新的视角。但在AI大规模应用的今天,“幻觉”带来的问题变得严峻。

甘总只是无数“幻觉受害者”中程度较轻的一例。现实中,甚至有人拿着AI开的药方去医院抓药。 我们这些写文章的人被AI欺骗,最多在评论区被读者指出错误。但盲信AI药方的人,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过去,老实人只会被坏人欺骗, 如今连计算机也可能欺骗我们。

比服用AI药方更可怕的,是盲信AI的老板。毕竟,吃了AI药方最多是自己住院,而完全依赖AI管理公司,员工可能会面临失业。

遗憾的是,这样的老板似乎越来越多。

归根结底,这轮AI浪潮发展和传播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跟上AI的节奏。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诞生于2022年底,短短两年多时间,中国生成式AI用户突破2.5亿。相比之下,互联网进入中国是在1994年,直到2008年,网民规模才突破3亿。

互联网如此缓慢的渗透速度尚且带来了大量的产业和社会问题,更何况渗透速度远超互联网的AI? AI不仅仅是生成式AI,还包括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想想那些开启“智能驾驶”功能后在高速公路上呼呼大睡的人,那些用AI换脸制作非法内容的人吧。

过去,人们沉迷于短视频中的低俗内容;未来,可能沉迷于AI生成的美女和离奇故事。 当长辈指着AI生成的文章告诉你一些事情时,当老板拿着AI生成的工作计划指导你工作时,你又会作何感想呢?

现在是时候认真思考如何在这个被AI改造的世界中生活了。

自从知道了Deepseek,老板就“疯”了

最早意识到AI冲击的是打工人,因为老板和领导开始关注AI。 不,不仅仅是“关注”,许多老板对AI的推崇已经到了“迷信”的程度。

Deepseek在春节期间爆火,年后复工,许多人就接到了老板或领导的通知:“认真研究如何用Deepseek提高工作效率。”

一位VC行业的老哥讲述了他的遭遇:老板看了几个关于AI的视频后,要求他们使用Deepseek,甚至要求用Deepseek重写以前的文章和报告,并进行测试。

这下,老哥可遭了殃。 Deepseek的胡编乱造能力开始在文章中加入大量看不懂的物理术语,如“资产暗物质裂变引擎”、“电池包如同落入车身陷阱的囚徒”……看上去很厉害,其实毫无意义。

老哥的遭遇并非个例。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打工人都抱怨:老板对AI产生了谜之崇拜,凡事都要问能否用AI完成。

一位网友表示:“我们老板也一直说要用AI工作,客服性质的回复希望全部用AI代替,文案内容也要AI输出,叫我们自己想办法找AI软件用,还把这个列为今年工作重心,就是要一切AI化。”

还有网友表示:“老板天天让我们学AI,每天开会内容就是某某公司又开除了多少人,某某市政府又引用了AI系统,淘汰了客服。以后我们市场部就不存在了,再不学习就要被淘汰。一边鞭策,有没有可行的实操方法,感觉这样下去很内耗。”

更有网友表示:自己在一个初创品牌工作,老板试图用AI搞定所有文案/视频/直播/宣传/营销,然后达成年销售额一千万的目标。

有趣的是,在该评论下,另一位网友表示:“我们老板也是,花几万学习回来觉得自己已经会做视频,再加上AI赋能,今年目标一千万。”

老板们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 特别是这几年,“降本增效”是老板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

恰好在这个阶段,AI技术迎来了大爆发,特别是Deepseek的走红让许多之前不关注科技产业的人了解到了AI的神奇。

AI能提高多少效率不知道,但当发现同行都在用AI时,就会感到焦虑,因为别人提高了就相当于自己降低了——这和中产家庭看待补习班的心态是一样的。

“不管有没有用,先安排上再说。”

因此,在许多老板眼中,AI似乎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无需高投入,只需下载一个客户端app,就能大幅提高公司效率。

某种意义上,AI已经成为无数中小企业老板的救命稻草。

老板们的AI素养,真的足够吗?

老板们焦虑的心态可以理解,但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是另一回事。

理论上,在当前技术条件下,AI确实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老板的需求,提供一个可以部分“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本地部署还是构建专属知识库,这些技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完成AI升级改造。

但请永远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在理想世界,企业的AI升级是老板一声令下,技术部门购买几十张4090显卡,立刻完成本地化部署,同时还搭建了针对公司实际业务的知识库,打造了适合不同部门的工作流。 从此以后,打工人只需调教AI,即可生成真实可靠的数据或报告来完成日常工作。

但在现实中,事情往往以一种非常抽象但真实的方式展开。

购买4090的预算是不会批准的,想都别想,不让你自己垫钱购买4090然后走报销程序就不错了。 作为一个成熟的打工人,你需要自己上网寻找各种AI工具、注册各种会员、想办法学会这些工具,然后提高整个公司的生产效率。

老黄牛看了都想流泪,至少人家作为牲畜,不需要研究如何让全农场的老黄牛更快地干活。

这并不是说老板或领导故意利用AI的名义来PUA员工,而是因为老板眼中的AI和打工人眼中的AI完全不同。

还是之前说的那句话:AI这轮技术浪潮来得太快,以至于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可能已经跟不上技术进步——毕竟,Deepseek从走红到现在还不到一个季度,你又能指望老板对它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呢? 老板们现在已经知道AI是个好东西,知道AI能力很强。 但老板们并不清楚AI的能力边界,不知道AI究竟是什么原理,适合做什么。

实际上,能自己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大模型app,并且真的玩了几次的老板,就已经算得上“严谨踏实”了。 更多老板只是在短视频里看别人使用,甚至有不少老板自己基本没有使用过任何AI大模型产品,但他的手下却有一个投资AI的团队。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老板们总是对AI兴趣盎然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了AI最光鲜亮丽的一面。

在老板眼中,AI当然十足可爱,因为老板们不需要用AI处理每一件细节且琐碎的工作——看到短视频里AI的各种神奇之处,再看看自己随便的几个提问,Deepseek就可以给出长篇大论、辞藻华丽、条理清楚的回答,自然就觉得AI在自己的公司里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但打工人眼中的AI则完全不同,在打工人的眼中,AI往往是这样的:

老板让我用AI画图,还要生成的图片画风保持一致,但AI画出来的东西品质不可控,背景里的文字经常是乱码,根本无法实际交付——最后,还是得我自己上手P图。

老板让我用AI写文案,但是AI生成的文案根本没法看。 且不说Deepseek特有的那种“用力过猛”,光是虚构事实、虚构参考文献的各种幻觉就已经让人崩溃了——最后,还是得我上手查证核实。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上海当律师,她们律所最近也在试着用AI提高工作效率,但现实是:用AI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确实是一把好手,自己只需要最后检查一下就可以用了。 但如果让AI自己写点什么东西,它就要开始作妖了,不仅会编造各种不存在的案例,甚至还会编造法条。

甚至,在现实中,有的领导为了应付他的领导对AI的重视,硬是强迫手下的员工加班,靠人工堆出来一个好东西,然后“指鹿为马”说是AI做的——试图用这种“人工”的人工智能给更上层的领导“献宝”。

真的想建议各位老板们一句:咱们还是多点耐心再等等吧,现在AI变化太快了,后面一次性学完算拉倒,也许前面的就不用学了。 您老不用焦虑,兄弟们也能少折腾折腾。

结尾:用了AI之后,比以前更累了

短期来看,对于打工人而言,AI的快速渗透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倒不是因为会被AI抢了饭碗,而是AI让自己变得更忙更累了。

在没有AI的时代,工作是有固定节奏的——一个任务交给你,三天之内完成,如果能力强,那么可以选择先摸两天鱼,然后第三天把事情给做了。 如果能力比较弱,那就老老实实三天搞完。

但在AI时代,一切似乎都被按下了加速键。 在老板的眼里,AI是可以极大提高效率的;但在打工人的眼里,AI的效能其实有限——当老板们也知道了AI的强大功能,或许事情就变成了“一个任务交给你,当天就要完成”。

原本以为AI的到来会让我们轻松一些,现在看来多少有点一厢情愿了——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AI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的结果并不是“一星期的工作可以在一天完成,剩下四天躺平休息”,而是“既然一星期的工作可以在一天完成,那剩下四天就给你布置一个月的任务。”

AI毫无疑问是个好技术,确实能够带来效率的提高。 但AI再怎么强大,也终究无法解决人的认知问题,更无法解决类似“献宝”这样的人性之恶。

如来佛祖都只能度化有缘人,你还能指望AI度化一切有情众生么?

0
0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资讯
  • Kimi推出开发者会员计划“Kimi For Coding”,提供高频率API调用与高速响应

  • 百度飞桨PaddleOCR-VL横扫OCR领域,登顶全球榜首!

  • 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京东开售,万元内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临!

  • Kimi k2性能惊艳,月之暗面再获数亿美元融资,AI圈要变天?

  • 阿里夸克AI眼镜正式上线,生物识别支付成亮点

热点资讯

颠覆性突破!DeepSeek-OCR上线"视觉记忆压缩",AI长文本处理难题要被破解了?

3天前
颠覆性突破!DeepSeek-OCR上线"视觉记忆压缩",AI长文本处理难题要被破解了?

Sora2史诗级更新来袭!免费用户享15秒视频生成,Pro用户解锁25秒+故事板功能

8天前
Sora2史诗级更新来袭!免费用户享15秒视频生成,Pro用户解锁25秒+故事板功能

Vidu Q2重磅升级:AI视频生成提速3倍,5分钟长片创作成现实

3天前
Vidu Q2重磅升级:AI视频生成提速3倍,5分钟长片创作成现实

2025年10月第三周AI行业热点盘点:生成式AI用户破5亿,OpenAI与AMD达成百亿合作

5天前
2025年10月第三周AI行业热点盘点:生成式AI用户破5亿,OpenAI与AMD达成百亿合作

AI音乐创作进入变现期:程序员“副业”月入数万背后的产业新路径

7天前
AI音乐创作进入变现期:程序员“副业”月入数万背后的产业新路径
分享
0
0

欢迎来到AI Top100!我们聚合全球500+款AI智能软件,提供最新资讯、热门课程和活动。我们致力于打造最专业的信息平台,让您轻松了解全球AI领域动态,并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加入AITOP100社群
加入社群
AITOP100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相关链接
服务及隐私政策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粤ICP备2022124843号-2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4505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0712号Copyright © 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