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网红:新时代的“永动机”?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时代的独特现象——AI网红。
她们无需休息,永不翻车,且能持续产生收益,堪称资本家眼中理想的“打工人”。
当人们还在探索如何利用AI赚钱,AI网红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她们手握千万美元的奢侈品牌代言,在OnlyFans上提供AI分身聊天服务,甚至在小红书上凭借AI猫狗宠物博主的内容,通过“云养宠”模式获得大量品牌合作。
硅谷开发者Levelsio认为,“AI网红正在迅速成为一门巨大的生意。”
据预测,到2030年,AI网红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50亿美元,几乎是当前网红市场的两倍。
请各位打工人朋友们坐稳扶好,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一赛博奇观:一群不会呼吸的电子生命,正在用代码重新定义“劳动”。
AI网红的多元变现模式
相较于许多还在寻找商业模式的AI初创公司,AI网红的变现途径已经非常丰富,包括品牌代言、联名合作、情感经济、订阅服务以及数字资产衍生品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
时尚与颜值博主:年入千万美元
在AI网红领域,最知名的当属2016年出道的Lil Miquela。
目前,Miquela在各大平台的粉丝总数已经超过700万。
她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代言,合作对象都是顶级品牌,如三星、Dior、Chanel、Prada和CK等。去年,她甚至在与宝马合作的广告中采用了CGI(计算机图形学)+AI动态视频技术。
在这些大牌的支持下,Miquela的年收入已经达到1000万美元。
Miquela的成功也催生了更多AI网红的出现。
例如,西班牙AI网红Aitana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12.1万粉丝,每张照片都有数千甚至上万的浏览量。
▲西班牙AI网红Atiana
与真人网红相比,AI网红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Aitana的日常是这样的:
深夜12点,Aitana在Instagram上发布巴黎世家时装秀后台的自拍照;3小时后,她“出现”在东京涩谷的网红拉面店打卡;第二天早上,这位粉色卷发女孩又穿着Zara的新款连衣裙,向30万粉丝推送早餐vlog。
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瞬间移动,而是The Clueless公司通过实景拍摄+AI换脸+剧本算法打造的“数字生命”日常。
Aitana的收入同样可观。她每拍一条广告就能获得超过1000欧元的收入,月收入最高可达10000欧元(约8万人民币)。
在日本,也有AI网红Lmma。
Lmma走的是与Miquela相似的路线:齐刘海短发,白皙的皮肤。凭借这样的独特形象,她成为了资生堂、优衣库的长期合作伙伴。
▲Lilmiquela和Lmma的合照
全球首位黑人AI超模Shudu则凭借其黑人身份,成为众多香水和婴儿品牌的虚拟形象大使。
▲AI黑人超模Shudu
与其他AI网红不同,Shudu走的是高冷路线,除了“工作照”之外,很少发布其他照片。在价格方面,Shudu每条赞助帖子的收入约为2000美元,年收入估计约为500万美元。
此外,AI网红的变现方式不局限于广告,她们甚至开始销售数字资产。
德国AI时装模特Noonoouri就开始销售虚拟数字资产。
▲Noonoouri与Dior合作推出的限量数字手袋
卡通形象的Noonoouri与Dior合作推出的限量数字手袋在元宇宙平台迅速售罄。如今,她的年收入达到了50万美元,其中60%来自虚拟资产交易。
AI分身:情感陪伴与订阅服务
拥有260万粉丝的Caryn Marjorie利用GPT-4开设了AI分身聊天服务,每分钟收费1美元。虽然这项服务已经关闭,但它打开了新的思路。
OnlyFans、Fanvue等平台也推出了AI角色的“特殊订阅”。据称,OnlyFans上的内容创作者通过AI分身聊天,每月能获得高达1000万美元的收入,全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AI代聊的收费模式也颇为灵活,按成单情况抽取20%的佣金。
AI萌宠:短视频与品牌合作
除了虚拟人设,AI网红的风潮也吹到了猫猫狗狗身上。
小红书AI橘猫“橙子的橙啦”依靠春运抢票、职场故事等虚拟剧情,单篇笔记报价高达1.5万元。
“橙子的橙啦”通过AI技术将普通的猫咪转化为具有丰富情感和性格的拟人化角色,让它们在生活、职场甚至社会热点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进行呈现。
截至目前,该账号在小红书上积累了6万粉丝,获得了54万赞与收藏。除了收获大量精准粉丝外,创作者还接受了中国日报的采访,分享AIGC猫咪的创作心得。
国外也有类似趋势,YouTube上的AI狗子通过带有剧情的短视频广告,最高能获得50万美元的收益。
AI网红的量产时代
AI网红的发展,实际上就是AI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
早期的Miquela融合了多种AI技术。例如,Miquela的开发者Brud通过编程结合机器学习,为Miquela提供背景信息并帮助她进化。
他们依赖生成对抗网络(GANs)和其他模型来生成逼真的数据,用于她的视觉内容和社交媒体互动。
Brud曾表示,给予Miquela的记忆越多,她就会变得越复杂。这与现在的AI非常相似。
在叙事方面,Miquela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静态图片模式,通过AI、3D渲染和动作捕捉技术的融合,赋予了她类似人类的外观。
通过AI驱动的互动,例如采访音乐家、与粉丝互动,让她更具真实感,看起来更像真人。
从Miquela的例子可以看出,AI网红正结合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科技,创造出更加真实、吸引人的形象和互动体验。
如今,随着AI能力的增强,AI网红已经成为一种可以量产的生意。
开发者Levelsio捕捉到了这一机会,并在美图软件Photo AI上添加了自定义AI网红的功能。
在Photo AI中,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定义外貌特征,例如输入“粉色头发的25岁女网红”等提示词,选择“白女”作为起点。在半分钟内,就能得到一个AI网红的人设、头像、Ins风照片等。
用户还可以花费30分钟,基于已生成的图片,训练专属某个网红的模型,以确保后续生成内容的一致性。
随着打造AI网红的门槛越来越低,如何讲好人设故事变得至关重要。
以最成功的AI网红Miquela为例,她的人设定位、跨平台内容矩阵布局、品牌联名策略以及社区互动都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是强调人设叙事和叙事深度。从一开始,Miquela就被赋予了一段复杂且引发共鸣的叙事。
早期,Miquela强调混血Z世代、反抗创造者的自主AI等人设,并通过童年照片、分手故事等细节增强真实感。中期,她还被植入了“虚拟平权运动者”的叙事,甚至与黑人艺术家联名办展。
除了打造人设,Miquela也深谙各平台的流量密码。她不仅在各大平台上积极互动,还会主动参与一些充满争议性的话题讨论。
例如,Miquela会在TikTok上发起AI换装挑战,还会在X上讨论“AI是否应该有人权”等话题。
作为虚拟超模,Miquela的商业合作也做得非常出色。除了前面提到的大牌代言,她还登上了《Vogue》、《时代》等权威媒体。
Miquela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
人们对AI网红的追捧不仅反映了技术发展的成果,也揭示了人们对情感互动和个性化表达的需求。
AI降低了内容创作的成本,但真正决定内容质量的因素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对传播本质的理解。而这一点可能才是AI网红行业发展的关键。
更多AI行业最新资讯新闻信息请关注AI人工智能网站--AITOP100平台--AI资讯专区:https://www.aitop100.cn/infomatio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