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元宝AI助手组织架构调整:产品与模型分离,加速商业化进程
近日,据《智能涌现》报道,腾讯AI助手应用“元宝”迎来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其产品团队整体划归至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调整后,“元宝”的产品能力建设和体验优化将由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主导。而腾讯混元大模型研发团队将继续专注于模型能力和性能的提升,为“元宝”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吴祖榕曾是腾讯会议从零到一的关键人物,腾讯会议自2020年上线以来,用户量已突破3亿,成为企业服务市场的标杆产品。此次调整,显示了腾讯对“元宝”产品商业化寄予厚望。
腾讯坚定AI战略,加大产品应用探索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内部沟通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将坚定投入大模型等AI战略方向。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腾讯也将加大在产品、场景等层面的应用和探索。这一表态,进一步印证了此次调整背后的战略意义。
《智能涌现》就上述信息向腾讯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官方回复。
腾讯元宝是基于混元大模型打造的AI助手应用,于2024年5月30日正式上线。这款类ChatGPT应用具备AI搜索、AI阅读、AI写作和AI画图等多种功能。
此前,元宝应用团队和混元技术研发团队均隶属于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如今,将元宝划归CSIG,意味着产品与基础模型开始分离,这已成为行业内的普遍趋势。
AI应用与模型分离成为行业趋势
2023年至2024年,国内外大厂及大模型初创公司主要聚焦于基座大模型能力的建设。彼时,AI助手类应用作为模型能力的验证窗口,与模型研发团队紧密合作,共同迭代成长。
类似地,阿里巴巴旗下AI应用“通义”也在12月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字节跳动的大模型业务也由多个部门分管,分别负责研发、应用和技术支持。百度的文小言APP与文心大模型也分属不同的事业群。
如今“元宝”的调整表明,其已完成初步技术孵化,进入产品发展的下一个阶段。AI助手应用作为AI 2.0时代的“入口”,已成为各家大厂和初创公司的标配。
元宝用户稳步增长,商业化提速
相较于激进的推广策略,腾讯“元宝”目前更注重自然增长,但近期增速明显。据AI产品榜数据,2024年10月至12月,“元宝”App的月活跃用户增速均保持在30%-40%左右。
DataEye数据显示,“元宝”的广告投放主要集中于腾讯生态内部,如酷狗音乐、QQ阅读、QQ音乐等。同时也通过B站和电视剧等渠道的营销合作进行用户转化。
腾讯元宝和腾讯视频的AI角色互动合作 图源:腾讯元宝
腾讯系的大模型应用也优先在内部业务场景落地。目前,混元大模型已接入超过700个腾讯业务和场景。在To B侧,混元大模型的能力则由CSIG输出给企业客户。
腾讯AI布局稳健,实力不容小觑
尽管外界认为腾讯的AI布局较为稳健,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腾讯是AI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不少从业者表示,混元在长文本和AI总结场景的表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得益于腾讯多年在社交场景中积累的高质量数据,如公众号生态。
随着大厂们纷纷调整AI应用组织定位,AI业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可以预见,2025年的AI应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腾讯元宝AI助手工具地址:【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