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crawl新API工具:输入URL即可提取网站完整品牌元素
对于设计师和创业者来说,想快速借鉴优秀品牌的视觉风格,以前得手动拆解配色、logo、布局,既耗时又容易遗漏关键细节。现在Firecrawl推出的Branding Format API工具,让这项工作变得简单高效。
用户只需输入目标网站的URL,这个工具就能自动识别并提取该网站的全套品牌要素,包括配色方案、标志logo、设计框架以及各类视觉细节,相当于一次性获取品牌的完整视觉“基因”。不用再逐个页面截图分析,也不用手动拾取颜色代码,大大节省了前期准备时间。
对设计师而言,无论是要快速复刻某品牌的视觉风格,还是在新项目中借鉴目标品牌的美学逻辑,都能通过这份提取结果直接上手。创业者打造自有品牌时,也能通过分析竞品的品牌元素,找到差异化方向。这种一站式的品牌元素提取功能,让行业新人也能快速掌握专业级的视觉分析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更快站稳脚跟,是设计和创业领域实用性很强的工具。
详情查看: https://www.firecrawl.dev/playground

Hume AI语音转换功能上线:一次录音即可复刻声线与情感
做播客、广告配音或有声书时,想换声线又不想重新录制?Hume AI新推出的语音转换功能,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只需一次录音,就能把原始声音的节奏、发音和语调,精准移植到任意目标声音上,让语音创作更灵活。
这个功能的核心优势在于“情感还原”,不是简单替换音色。系统会分析录音里的语速、发音细节和情感语调,再应用到200多万个自定义声音库中,不管是把英文播报转成日语配音,还是男声变女声,都能保留原本的情感起伏,听起来自然不生硬。而且支持11种语言,后续还会扩展到20多种,满足多语种创作需求。
普通用户用Creator Studio,不用懂编程就能操作,上传录音后选好目标声线,200毫秒内就能生成结果,比行业平均速度快不少。开发者则能通过API接口集成,支持实时流式处理,还能和外部LLM结合做语音交互。定价也很灵活,免费层能满足基础需求,付费计划解锁商业授权,且全程端到端加密保护数据隐私。不管是内容创作者做有声内容,还是企业开发语音类产品,这个工具都能降低创作成本,提升产出效率。
体验地址:Hume AI网页版官网入口(海外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宇树科技Embodied Avatar系统:远程操控机器人实现毫秒级动作同步
科幻电影里“远程附身”机器人的场景,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宇树科技推出的Embodied Avatar系统,让用户能像操控游戏角色一样,实时驱动实体机器人完成各类复杂动作。
用户只需佩戴普通动作捕捉设备,全身23到43个关节点的运动数据会被实时采集,通过5G和边缘计算技术传输给远程机器人,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不管是挥拳、跳舞这类动态动作,还是拾取小物件这样的精细操作,机器人都能精准复刻,最大关节扭矩能达到120N·m,动态平衡和力量输出都很稳定。
这套系统依托宇树自研的UnifoLM大模型,机器人不仅能照搬动作,还能在新环境中自主微调姿态,适应性更强。用户可以通过专用App、网页或VR设备操控,未来还会加入触觉反馈功能。目前已经规划了三大实用场景:工业领域工程师可远程巡检危险区域,医疗场景中医生能“化身”机器人做远程问诊,教育和娱乐方面,学生可操控机器人做实验,创作者能在元宇宙驱动实体分身表演。现在测试版已向开发者和企业开放,9.9万元起的定价也让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的普及更易实现,同时采用端到端加密保障数据安全。
麦肯锡2025AI报告:九成组织已用AI,但规模化落地仍是难题
麦肯锡最新发布的《The state of AI in2025》报告显示,AI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88%的受访组织表示在至少一个业务职能中常规使用AI,相比去年的78%有明显增长。
但数据背后也暴露了核心问题:AI的规模化落地还远远不够。约三分之二的组织仍停留在试验或试点阶段,只有三分之一能在更广范围推广AI计划。而且大公司因为资源更充足,比小型公司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应用。更关键的是,工具普及不等于价值落地,仅39%的组织认为AI给企业层面带来了EBIT影响,且大多影响低于5%。
这说明企业使用AI的痛点,已经从“要不要用”变成了“怎么用好”。单纯引入AI工具无法产生实质价值,需要通过重构工作流程、完善治理机制和加大人才投入,把AI的单点成果转化为全面的业务价值。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未来两年的核心任务不是盲目跟风引入AI,而是找到适合自身业务的应用场景,打通从试点到规模化的落地路径,让AI真正成为提升效率、创造收益的核心助力。

UniWorld-V2图像编辑模型发布:中文指令精准响应,框选即改更便捷
做海报、修图片时,中文指令总被AI误解?兔展智能与北京大学联合推出的UniWorld-V2图像编辑模型,专门解决了这个问题,中文处理能力和精细编辑效果都很出色。
这款模型基于创新的UniWorld-R1视觉强化学习框架,和传统方法相比,不容易出现数据过拟合,面对多样的编辑需求都能精准响应。比如让AI把女生手势改成“OK”,它能准确理解执行;制作“月满中秋”这类中文艺术字体海报时,也能清晰渲染出字体效果,语义和视觉呈现都很到位。
通过简单的框选操作,用户就能指定编辑区域,完成移动物体、调整细节等复杂操作。在光影处理上也很自然,能让修改后的元素完美融入原场景,不会有违和感。在GEdit-Bench和ImgEdit两大测试基准中,UniWorld-V2分别拿到7.83和4.49的高分,远超GPT-Image-1、Gemini2.0等知名模型。目前UniWorld-R1的论文、代码和模型已在GitHub和Hugging Face公开,不管是普通用户做日常图像编辑,还是专业创作者处理商业素材,都能感受到更高效、精准的编辑体验,推动图像编辑技术在中文场景的普及。
详情查看:UniWorld-V2图像编辑模型横空出世,超越Nano Banana!

抖音启动AI仿冒专项治理:严禁AI伪造名人带货,提供维权渠道
2025年11月05日,“温峥嵘被AI盗播带货”事件引发关注,抖音副总裁李亮回应称,该事件中的多直播间同步开播并非发生在抖音,但平台确实存在部分AI仿冒名人带货的短视频内容,这类行为已被纳入专项治理。
抖音明确表示,严禁使用AI技术仿冒他人(包括军警等特定身份)进行带货营销,这类行为属于严重侵权,不仅损害创作者和商家的信任,也影响消费者权益和平台长期发展。目前AI内容侵权识别是行业难题,恶意仿冒账号常通过生成式技术与平台对抗,增加了治理难度。
对此,抖音已加大技术和资源投入,完善识别机制,重点整治AI伪造人像、虚假带货等行为。同时为创作者提供了专门的维权渠道,若发现自身形象被AI仿冒或恶意使用,可通过平台公告公布的方式提交投诉,平台会协助处理维权。这次专项治理不仅是平台自身的规范升级,也在推动行业建立更清晰的AI内容合规边界,引导创作者坚持真实创作,用优质内容获得用户认可,保障电商生态的健康发展。

上海首例AI提示词著作权案宣判:提示词不具备作品独创性
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AI提示词的法律属性引发越来越多关注。2025年11月6日下午,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一起AI提示词著作权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这也是该领域的首例案例,为后续类似纠纷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件中,原告某美术创作公司起诉两名被告侵权,称被告作品与原告用Midjourney生成的画作高度相似,而这些画作的核心提示词是原告2022年创作的,涵盖艺术风格、主体元素、材质细节等,比如“新艺术风格插图——巨型海蓝宝石冥河水母”等,原告认为被告侵犯了其对提示词的著作权,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
被告则辩称,提示词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且原告使用Midjourney时已放弃相关权益,自身行为符合合理使用范围。法院审理后认为,涉案提示词仅为简单的指令或描述,结构是基本要素的罗列,没有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化创作和独特艺术判断,缺乏著作权法要求的作品独创性。最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这一判决明确了提示词在著作权保护中的边界,也让行业对AI相关知识产权的界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想了解AITOP100平台其它版块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超链接查看
AI创作大赛 | AI活动 | AI工具集 | AI资讯专区
AITOP100平台官方交流社群二维码:









